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678042)的子课题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内河的作用已经不仅仅只是满足过去的水运、泄洪等传统功能,正在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诸多诉求中,公众对景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内河滨水空间可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休闲、商业、娱乐等活动。何家沟是哈尔滨市的一条重要的城市内河,对它的系统的整治、建设正处在一个初始阶段,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为了满足公众的使用需求,对它的景观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论文以何家沟景观规划的实际工程为依托,系统分析了工程的现状,明确了规划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实施建议。塑造景观的文化内涵,是为了提高景观的内涵和品位,从而设计出意义深刻的视觉形象。我们提出以“河道文化线路”为主线贯穿整个区域的宏观构想;以流域内特有的金源文化、工业文化、冰雪民俗文化、欧陆文化形成了四个文化分区;打造了具有代表性的九个重要景观节点。景观的生态控制,是为了对景观环境建设提供系统的方法,从而创造出令人舒适的物理环境,达到对自然和生态的保护与尊重。在具体的工程实践中,划分了城市空间、旅游公园、自然生态和防洪技术四种景观斑块;建立了景观廊道,将其分为灰色廊道、绿色廊道、蓝色廊道,从生态交通、驳岸、水域空间三个角度进行论述;恢复了景观基质,对基质的类型和种类搭配提出了建议。建设景观的人性化空间,是为了建立景观和公众之间良好的沟通渠道,使景观真正以人为本,满足人的使用需求。方案明晰了设计原则,论述了构筑场所精神、鼓励公众参与的基本理念;提出了把握场地要素,针对场所尺度、材料色彩、质感等问题提出了人性化的设计;在开发景观功能上,通过多样化的功能设置、复合利用空间、合理策划活动等手段进行了实施建议和方案设计。三者构成了论文的理论框架,也是解决何家沟景观规划问题的关键,系统的将地理、生态、空间、场所、人文、社区等综合因素进行了统领和归纳,提出了切合实际的解决措施。论文的研究,对何家沟景观规划实际工程的实践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同时也丰富了城市内河景观规划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