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修复土壤重金属(Pb)污染的研究

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13次 | 上传用户:wufang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动修复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修复土壤污染的新技术。该技术主要是在受污染的土壤两端施加直流电,形成电压梯度,土壤中的污染物在电场的作用下通过电渗析、电迁移、电泳等作用迁移到电极两端从而达到修复污染土壤的目的。电动修复过程中影响修复效果的因素很多,如电极材料、pH、土壤理化性质、电流大小、修复时间等。本文对电动修复铅污染土壤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解吸实验确定最佳阴极控制液种类及浓度,然后分别以电极材料、电压梯度、修复时间3种因素展开了实验,最后以上述得出最佳条件的影响因素,对实际受重金属铅污染土壤进行了修复实验,结果表明:1.对于铅污染土壤,常见的几种阴极控制液(EDTA.乙酸、柠檬酸)中,对Pb的解吸效果最好的是螯合剂EDTA,其能够对重金属可迁移性有效地增强,这有利于提高电动修复的效果。2.从修复后Pb的分布来看,石墨电极的处理效果较好。不锈钢、石墨、钛电极实验后Pb的总去除率分别为53.43%、60.14%、33.95%。而从修复后形态分布来看,石墨电极对重金属的稳定效果较好,而钛板的效果较差。3.电压是电动修复的原动力,电流的大小直接影响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从而影响电动修复效果。本文研究了三种电压梯度对电动修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电压梯度为0.5、1.0、1.5V/cm时,Pb的总去除率分别为48.49%、61.36%、66.10%。这是因为随着电压的增大,土壤中的电流也会增大,电渗析、电泳、电迁移作用得到加强,从而使重金属离子更快的迁移出土壤体系,而相应地重金属的去除效果也会更好。4.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需要一定的时间,修复时间的不同对电动修复效果的影响也会不同。本文考察了四种不同修复时间对电动修复效果的影响,结果说明修复时间为四天后,重金属的去除效率明显有所降低,因此从能耗及总去除率两方面考虑,当修复时间为4天时,修复效果最佳。5.通过对实际受重金属Pb污染土壤进行电动修复实验,结果表明,Pb总去除率为66.75%,修复效果较好。而总去除率比修复模拟土壤时低可能是因为真实土壤的成分较复杂等原因。这需要更深入的研究与讨论。
其他文献
沉痛悼念叶浅予先生我国当代中国画大师、杰出的美术教育家、中国现代漫画先驱者叶浅予先生,因患脑梗塞抢救无效,于1995年5月8日下午5时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美术事业的
<正>多囊肝、多囊肾是由于肝脏或肾脏先天畸形的一种极为少见的疾病,发病原因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多囊肾可伴有多囊肝。对本病现代医学至今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笔者应用中医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国家对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动物防疫法律法规逐步完善,动物防疫相关政策不断出台,给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指明
麦汁混浊,如过滤混浊、热凝固物和冷凝固物,及它的组成,尤其是长链脂肪酸和锌,已成为许多讨论的主题,包括糖化过程、发酵性能、最终啤酒质量。根据这些参数,过滤混浊的变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