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区域生态效率的空间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燕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n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较快,但区域内产业仍处于低产能、高能耗、高排放的阶段,对资源和环境造成很大压力,影响区域的生态环境。因此,必须改变发展模式,改善区域内生态效率。而京津冀协同发展不但是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契机,同时也是京津冀区域打破以往行政壁垒,共同发展和规划区域生态效率的新机遇。首先,本文系统阐述了区域生态效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分析了国内外区域生态效率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学者对生态效率这一概念的不同看法及研究中所采用的不同方法,全面系统地对生态效率的研究现状作出评述。其次,运用DEA模型,根据物质流分析方法的原则构建了区域生态效率评价的指标体系,针对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的生态效率展开评价,并对区域生态效率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分析。第三,根据空间效应理论,结合京津冀区域生态效率评价值计算全局莫兰指数,研究区域内城市空间相关性。之后,对区域生态效率进行局域空间自相关检验,进一步验证空间相关性的存在。第四,京津冀区域生态效率影响因素研究。在验证了区域生态效率具有空间相关性的基础上,构建空间自回归模型,结合相应指标对影响京津冀区域生态效率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确定政策措施制定的方向。最后,在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历史机遇,对京津冀区域生态效率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包括在顶层设计层面提出区域生态效率的改进建议以及改变经济发展模式、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人力资源、制定环境政策以提升科技实力等内容。
其他文献
阐述了北部垦区高产优质亚麻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优良种子选择和处理、合理施肥、田间管理及收获等,为垦区的亚麻种植提供了参考依据.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长期以来,我国的
金融证券市场不但对一国的经济至关重要,同时其发展的程度也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而其中上市公司又是证券市场的基石和核心,随着证券市场不断地发展与完善,伴随着价值投资
本文的整体逻辑关系是在传统农业社会,外部冲击引起的人均收入的提高会直接转化为人口的增加,而人口的提高又会反过来引导人均收入的降低,直至初始人均收入水平,这表示传统农业社
随着我国金融机构对外开放的加强,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作为主要中间业务之一的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已愈来愈引起业界的关注。但是,在信用卡迅速发展的同时,信用卡风险也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