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苯二胺接触致敏中Th1/Th2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f9988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PPDA-CS的发生机制为Ⅳ型变态反应,随着染发的频繁,PPDA-CS人群日益壮大。一旦发生,就目前的医疗和科研水平而言,患者除了杜绝染发剂的接触,似乎没有更好的办法。PPDA-CS因而也成为目前染发人群和临床皮肤科医生共同面对的一个棘手的问题。这对患者而言,随之而来更多的可能是心理上的痛苦,甚至是自信心的丧失。本实验以染发剂中的主要着色剂成分,也是染发剂中公认最经典的致敏剂——PPDA为实验物,旨在找到PPDA-CS的剂量皮肤反应关系;找到PPDA-CS发生中的相关免疫指标;诱导免疫耐受出现的适合方式,以期对PPDA-CS的治疗化被动为主动,争取更安全的染发剂使用模式:评估PPDA在人体的致敏性特征。方法:1.用六组对应浓度的PPDA水溶液(C1 0.1%,C2 0.25%,C3 0.5%,C4 1.0%,C5 1.5%,C6 2.0%)诱导豚鼠皮肤Ⅳ型变态反应,采用局部涂皮封包法,每周封包一次,24小时后去除,重复8周。每次去除封包后2小时(D1),24小时(D2)和48小时(D3)评估局部皮肤反应,得到相对完整的剂量反应曲线。2.方法同1,取0.75%的PPDA水溶液,连续封包6周;随机分成2组A(1.5%)和B(0.75%)实验2周;组A再次随机分成2组(a1 1.5%,a2 0.75%)继续实验4周,组B继续原浓度实验4周;实验周期总计12周,在0,6,8,12周均取PPDA暴露皮肤活组织,用ELISA方法行IL-10,IL-12,IL-1α测定。3.对普通人群行24和48小时PPDA标准抗原的斑贴试验,评估PPDA在人体的致敏性特征。结果:1.C1反应性较低,最大反应率17.9%于W6出现;C2反应性较C1明显升高,最大反应率53.0%于W7出现;C3最大反应率76.7%较C2增加,W7出现;C4最大反应率明显增加,为96.2%,提前至W5出现;C5最大反应率85.7%和C6最大反应率92.6%于W4出现。最强反应(≥4分)最大百分率比较:C1未出现4分以上的反应;C2 4(23.5%)出现于W7;C3 2(6.7%)出现于W6;C4 4(15.4%)出现于W5;C5 3(10.7%)出现于W5;C6未出现4分以上的反应。各组别剂量反应曲线均呈现由强转弱的过程。2.IL-10皮肤含量(pg/g)在W6达高峰,组1和组2 W8的IL-10含量较W6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1的IL-10值在W12较W6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1在W12的IL-10含量低于组2。W6的IL-12含量大于W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8IL-12含量较W6明显上升;组1在W12的IL-12大于组2。IL-1A各组各周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48H-PT的阳性率1.8%和最大反应百分率2.2%均小于24H-PT的相应值3.8%和3.4%;24H-PT在D2达到最大反应的百分率11.5%大于48H-PT的相应值6.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时点持续上升的百分率在24H-PT为8.2%,小于48H-PT的相应值15.2%,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D3反应高于D2的百分率在48H-PT中为17.0%,大于24H-PT中相应值9.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D3较D2下降值在48H-PT中为8.5%,小于24H-PT相应值12.5%。结论:1.PPDA的不同剂量反应曲线和不同时点的分时曲线均反映其诱导的Ⅳ型变态反应存在免疫调节。2.小剂量抗原更容易使Th1/Th2向Th2倾斜,IL-10为一早期的免疫抑制因子;IL-10和IL-12之间的平衡与免疫调节有关。3.人体试验和动物实验结果一致,PPDA在人体的致敏反应也表现了免疫调节。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4年9月收治的住院或门诊患者23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11例和对照
<正> 石材防护剂在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它的使用让石材装饰工程进入到一个新的技术水平,它可以有效避免或减少石材各种病症的产生,预防水斑、白华、起碱、起锈
<正>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集团公司内部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面临严峻的挑战,原有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第一,管理人员观念落后,对资金控制的重要性认识
<正>2014年6月3日-7日,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湖南省金融会计学会深化会计转型研修班在厦门国家会计学院举办。研修班开班式由湖南省金融会计学会会长徐涌主持,中国人民
分析了丁烯水合反应运行过程中床层压降升高的原因,提出了降低反应器压降的方法,有效的保证了水合反应装置的正常平稳运行。
目的 探讨S-烯丙基半胱氨酸(SAC)对高脂血症大鼠一氧化氮(NO)水平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2只,随机分成7组,各6只:正常对照组(普通饲料)、模型对照组(高脂饲料)和SA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4年3月在本院治疗的45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B、C组,分别口服100、200、400
本文主要探讨职业危害因素对介入导管室护士健康的影响,通过对职业危害因素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使介入导管室护士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影响介入导管室护士健康的主
神奇的化学地球:地球化学元素图谱如何绘制?地球具有物理和化学属性。地球的物理属性包括大小、空间、形状、密度、电性、磁性、引力、运动等,研究地球这些物理属性的学科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