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产品食品安全现状分析及安全性评估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在海产品方面用于丰富的资源。不仅海岸线的长度非常长,而且整个海域面积还很辽阔。中国是世界上主要重要的海产品生产大国,也是重要的海产品相关消费的主要国家。随着人们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实力的增强,对海产品饮食的健康需求也越来越大。由于海产品无论在口感味道还是营养成分方面,都表现出色,符合人们的要求,因此,预计未来还会长期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然而,由于海洋是一个开放的环境体系,人类的海洋活动加剧了海洋环境的污染。同时在养殖类海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还存在人为添加有害化合物的情况。这些都增加了海产品发生食品安全事件的几率。海产品食品安全事件会对消费者对海产品的信任造成极大的伤害。海产品的食用安全性是否受到影响,有待于科学地分析评估。针对海产品的食品安全进行风险评估可以客观地评估危害因子以及这些危害因子发生危害的可能性。这些数据为制定食品安全标准提供了客观依据。同时这也将是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食品贸易争端的依据。因此开展海产品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不仅是保护人们在安全食用海产品方面的权益,还是促进海产品贸易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统计分析水产品信息周报(2011年至2013年)报道的国内外海产品食品安全事件。在2011年至2013年间,对海产品方面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种类的食品安全事故分析其发生的特点和产生的原因。从这些事件的危害因子来源和进入海产品的途径入手,初步总结出海产品危害因子的具体情况。分析结果表明:该时间段发生的海产品食品安全事件涉及的危害因子主要分布在六大类:排在第一的是海产品中的渔药残留,其次是生物源危害,之后是存在食品添加剂超标、非法食品添加物、海洋污染事件造成的危害和其他危害等。  二、从海产品产地一直到消费者餐桌,对海产品全过程进行食品安全危害因子分析,确定全过程中危害因子引入的可能环节,做到从海水到餐桌全程分析。在海产品全过程中,海水水质、养殖类海产品使用的饲料、渔药、海产品捕捞、成品加工、运输、贮藏和销售共八个部分进行上述危害因子的分析。通过分析,初步表明海产品中残留的非法添加剂孔雀石绿、抗生素硝基呋喃和氯霉素、禁止食品添加的甲醛以及生物危害因子副溶血弧菌是危害海产品食品安全的主要危害因子。同时,我们还海产品全过程的八个部分对野生来源和养殖来源的海产品进行了危害因子可能性分析。结果表明,深海的野生海产品较安全,污染海域的野生海产品存在安全隐患。大型企业生产的养殖类海产品,质控严格,较安全。  三、海产品的安全涉及整个产业的多个方面,包括生产涉及到的管理、监督、养殖,以及涉及原料的饲料生产,海产品终端检测及上述全部过程的标准制定等。根据上述的海产品危害因子分析可以看出,虽然现阶段海产品存在发生一些食用危害的因素,但是发生危害的概率较小。根据上述研究中分析的海产品危害因子的特性和引入海产品全产业链的途径提出食品安全方面的有效防范措施建议,将发生海产品危害因子对人们生活产生影响的概率降到最低,避免食品安全危害事件发生,为人们提供丰富安全的海产品。
其他文献
采用调查研究、盆栽试验、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重庆市涪陵地区水稻-榨菜体系养分资源利用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弄清了涪陵区水稻-榨菜体系的养分资源管理现状;根据调查结果于2004~2005年进行了榨菜叶在土壤中的养分释放动态研究,并通过田间试验和盆栽试验研究了榨菜叶还田对水稻生长、养分吸收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为榨菜叶养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调查结果表明,重庆市涪陵区
人工草地一般被推荐为高寒牧区减轻天然草原放牧压力、提高草地畜牧业家畜补饲水平和防止草原退化的措施之一,但是关于其对土壤质量影响的研究不多。本研究以围栏草地为对照
在福建省长汀县强度侵蚀治理区内选择5种不同的治理措施:包括多树种混交、全坡面播种百喜草、条沟加草块、封禁与补植相结合、梯田果园生草。在野外调查与取样分析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