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本课程开发的思想起源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随后我国出台了以“国家——地方——学校”的三级课程体系,校本课程的开发随着课改的大浪潮,在各地蓬勃发展了起来。笔者所在学校原本的性质是普通高中,由于地区教学资源的整合,原校据实际情况便转型为了职业高中,那带来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即原有普通高中的校本课程内容不再适用于现校职高生。学校随即出台了一系列对应的政策,鼓励教师们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大力开发适宜职业中学学生的多元化校本课程。笔者积极响应学校对校本课程改革的呼吁,并根据学校情况查阅了大量的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文献材料,同时对在校学生进行了全面而又细致的问卷调查,进而以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知识为主要内容,开发出了适合本校学生的《化学与生活》校本课程。本文从以下六个部分对《化学与生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进行了详尽而有效的论述,主要成果如下:第一部分是绪论,包含了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内容和方法。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包含了有关概念的界定、国内外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和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样本学校进行了学习需求调查和分析。第四部分介绍化学校本课程的编制开发和实施,包括环境分析、校本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内容的确定、教学手段、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第五部分是化学校本课程评价的建构,包括学生学业效果评价和校本课程评价。第六部分是研究的结论和反思。研究结论:《化学与生活》校本课程的开发对学生、教师和学校都产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对学生来说,首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提升了化学学科的专业素养,而且能进一步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学生综合素质达到了质的飞跃,从而引导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可以更健康地生活;对教师来说,立足学生的学情和需求而编写出的校本课程是最具时效性的、最具操作性的、最具效果性的。在编写过程中,教师不仅接触到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而且积累了无数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和方法,同时借鉴了很多优秀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教学水平,更加拓宽了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大道;对学校来说,百花齐放才是春。通过多元的校本课程设置,不仅丰富了学校的现有课程资源,而且培养出了适应新时代发展的社会各类优秀人才,更得到了外界对学校的认可,真正改善了我校的学习风气,提升了我校的学科教学效果,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校本课程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