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黄金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在黄金的提取工艺中,氰化浸出具有回收率高,适应性强等特点,是目前黄金提取的主要工艺,但在氰化提金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氰化尾渣,堆存在环境中往往会造成周边环境氰化物和重金属污染。本文利用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技术降解氰化物的同时实现氰化尾渣的固化及其重金属的稳定,在调查氰化尾渣相关理化性质的基础上,筛选了兼具降氰功能和产脲酶活性的菌株,考察了其对强化尾渣中氰化物的降解效果以及诱导碳酸钙沉淀对氰化尾渣及其尾渣中重金属的固化稳定化效果。本研究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以含氰金矿尾渣为菌种来源,从中分离纯化出一株兼具降氰和产脲酶活性的菌株,将其命名为JK-1,初步鉴定为解硫胺素芽孢杆菌。通过对该菌进行氰化物降解及MICP条件优化的研究,得到该菌的最佳实验条件。尾矿经MICP处理后,尾矿中总氰化物浓度从37.84 mg/kg下降到4.95 mg/kg。经无侧限抗压强度分析,经MICP固化后的尾渣固化体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最高可达0.74 MPa,一定程度上能有效的抵抗风蚀,减少氰化尾渣的扩散。MICP固化氰化尾渣可促进Cu、Pb、Cr的可交换态和有机结合态向稳定态的转化,从而降低了生物可利用度,减少环境危害。对比固化前后的SEM-EDS图谱,固化前后松散的氰化尾渣颗粒通过碳酸钙的自身粘结力胶结在一块。通过FT-IR及XRD图谱分析,尾渣固化体中存在CaCO3,其晶型主要为方解石、文石和球霰石。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降氰、固化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在门和属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处理组中Firmicutes成为优势菌门;B、C组中Aneurinibacillus可能随着氰化物含量的降低致使该菌缺乏竞争力,占比不大;添加粘结液的D组中产脲酶菌Aneurinibacillus以及耐盐菌Aerococcus成为了优势菌群。此外,发现D组中精氨酸代谢明显高于其他三组,可能是由于加入大量尿素导致体系中氨过量,菌株通过精氨酸代谢机制清除毒素,以维持pH稳定和菌株正常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