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生态环境问题,使土地不仅在数量上有所下降,而且质量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此背景下,进行土地利用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结合目前国内外有关土地利用环境影响的理论与评价方法,对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服务价值定量研究,并构建了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进行评价,提出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措施。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表明:建设用地率逐年上升且上升幅度较大,农业用地率逐年下降,表明随着银川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规模扩展,建设用地大幅度增加,农用地在不断减少,但是后期减少的趋势逐渐减缓。
2)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研究表明:耕地和水域面积变化对于银川市城市生态系统总服务价值的变化影响最大,并且耕地对于生态系统总服务价值的贡献率在逐年减小,水域对于生态系统总服务价值的贡献率有逐年增大的趋势。
3)银川市土地利用协调发展度评价结果显示:2003年到2007年间,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有所上升,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类型为优质协调发展类,并且有F(x)<G(y),所以可确定为优质协调发展类经济滞后型。说明银川市在今后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可以在环境容量允许的条件下,充分挖掘社会经济发展的潜力空间。
4)在对研究区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凋发展调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