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用两种不同盐溶液Na2SO4、Na2CO3对两种藜科植物中亚滨藜(A triplex centralasiatica Iljin)和碱蓬(Suaeda glauca Bge)种子进行胁迫处理,研究盐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同时还测定了两种植物幼苗叶片在盐胁迫下的电导率、叶绿素、丙二醛、SOD、可溶性蛋白含量几个生理指标的变化,结论如下:(1)本研究采用不同浓度Na2SO4溶液处理两种植物幼苗种子,分别探讨了Na2SO4溶液对其累积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的影响,得出盐胁迫不但降低了种子的萌发率,同时还延缓了种子萌发的时间,随着胁迫浓度的升高,有可能完全抑制种子的萌发。发芽率的复水试验表明,盐溶液抑制的种子并非失去了活性,而是萌发能力受到了抑制,一旦有合适的环境,种子会再次萌发。对种子发芽势和活力指数的研究表明,中亚滨藜种子的耐盐性要高于碱蓬种子。(2)方差分析表明,不同生理指标在不同盐浓度处理下存在显著差异。盐胁迫下,两种植物幼苗MDA含量较对照明显上升,两种叶片的SOD活性随着胁迫浓度的增大和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基本呈现不断升高或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但仍然能够保持在高于对照的水平下,相对电导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叶绿素与对照相比显著下降,可溶性蛋白与对照相比上升。(3)对种子指标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两种植物盐胁迫的适宜值、临界值和极限值,为以后植物耐盐性种子评价过程中浓度设置和指标筛选提供了依据。同时,对植物生理指标与耐盐性之间进行了线性拟合,所得出的线性拟合方程显示拟合效果很好,决定系数都在0.9以上,回归关系也都达到极显著水平。(4)采用隶属函数法和抗逆系数法两种评价方法,对Na2SO4溶液胁迫下的几个生理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得出一致结论:中亚滨藜和碱蓬都是高耐盐性植物,并且前者耐盐性要高于后者。相关系数分析可得,试验中除中亚滨藜幼苗SOD含量与盐浓度之间无显著关系外,其余指标均与盐浓度之间有显著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