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酒用高粱原料对酱香型白酒品质影响的初步研究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ai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酱香型白酒属于纯粮固态发酵酒类,高粱作为原料是影响酱香型白酒品质的主导因素之一,其出酒率、风味、质量等品质与高粱原料的淀粉、蛋白质、脂质、单宁等的含量及性质息息相关。目前酿造酱香型白酒高粱原料的需求量大,其来源广泛,涉及不同的品种、类型和地区,其原料的不单一性,势必引起酱香型白酒品质的参差不齐。针对酱香型白酒酒用高粱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红缨子高粱”,缺乏系统性,本文以具有代表性的酒用高粱原料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了酒用高粱的理化性质、淀粉结构及特性,对研究酒用高粱原料与酱香型白酒的出酒率和风味品质间的关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对6种来源于南北方糯粳高粱的物理性质和营养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方糯高粱种皮更厚,颜色更深,具有粒小、饱满、紧实的特点,有利于经受住多轮次的蒸煮发酵取酒,而北方糯粳高粱粒大皮薄,且饱满度较差,为提高酒的品质需适当调整其工艺参数。6种高粱的总淀粉含量均在70%左右,南方糯高粱几乎不含直链淀粉(2.85%~3.13%),其支链淀粉含量(64.02%~66.75%)明显高于北方糯粳高粱(56.53%~62.45%)。蛋白质含量(7.43%~9.07%)规律性不强,其中红缨子高粱含量最低,而各高粱氨基酸组成的差异与蛋白质含量相关。除红缨子高粱脂质含量(2.76%)较低外,南方糯高粱脂质含量(4.07%~4.33%)明显高于北方糯粳高粱(2.59%~2.96%)。北方糯粳高粱的单宁含量(0.96%~1.19%)明显不如南方糯高粱(1.41%~1.63%)。各高粱灰分含量(1.34%~1.58%)接近,而南方糯高粱粗纤维含量(1.31%~1.47%)略低于北方糯粳高粱(1.63%~1.78%)。(2)对南北方糯粳高粱的酿造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糯高粱种皮耐蒸煮性更强,因支链淀粉含量较高,吸水后呈黏稠糊状,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和持水性,蒸煮香气较优;粳高粱蒸煮破皮迅速,因直链淀粉含量较高,吸水后仅保持黏连颗粒状,具有抗润胀性,持水性较差,且香气较杂。糯高粱相较优于粳高粱更容易发生液化和糖化,贵州地区高粱的发酵性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这有利于多轮次发酵取酒及品质,而其他高粱的发酵性能仅在初期保持较高水平,随后均出现大幅度的下降,其出酒迅速,但品质欠佳。(3)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快速黏度仪等仪器对南北方糯粳高粱的淀粉结构与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种高粱的淀粉粒相互挤压表面均存在凹陷,其中南方糯高粱的淀粉粒多数为大颗粒不规则多角形状,表面粗糙,部分存在类蜂窝状结构,少数为近似球体小颗粒;北方糯粳高粱的淀粉粒多数为相对规则的圆或椭圆形状,表面光滑,极少数存在类蜂窝状结构。高粱属于A-型淀粉,南方糯高粱的结晶度高于北方糯粳高粱。南方糯高粱淀粉粒的糊化存在膨胀、破裂、崩溃的过程,且分散均匀。北方糯粳高粱淀粉粒的糊化膨胀迅速,但不发生崩溃而保持完整形状,冷却后易老化形成凝胶束。贵州地区高粱冻融后析水率低,其发酵稳定性更好,同时热焓值大,其结晶稳定性好。南方糯高粱的平均糊化温度高于北方糯粳高粱,其中,红缨子高粱具有高崩解值和低回生值更适宜酱香型白酒的酿造。总之,酱香型白酒的酿造要求酒用高粱原料具有粒小皮厚、籽粒饱满和玻璃质含量较高等特性,以保证原料能够经受“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的酿造工艺。要求酒用高粱原料具有较高的支链淀粉和单宁含量,适中的蛋白质含量及较少的脂肪含量,来确保酱香型白酒的出酒率和独特风味。
其他文献
针对相机抖动、拍摄物体快速运动以及低快门速度等因素造成的图像非均匀模糊,提出一种结合多尺度特征融合和多输入多输出编-解码器的去模糊算法。首先使用多尺度特征提取模块来提取较小尺度模糊图像的初始特征,该模块使用扩张卷积来以较少的参数量获得更大的感受野。其次,通过特征注意力模块来自适应地学习不同尺度特征中的有效信息,该模块利用小尺度图像的特征来生成注意图,能够有效地减少冗余特征。最后,使用多尺度特征渐进
为探究不同干燥方式对山桐子油品质影响,分别采用热风干燥(Hot air drying,HD)、微波真空干燥(Vacuum microwave drying,VMD)、真空冷冻干燥(Vacuum freeze drying, VFD)对山桐子鲜果进行干燥处理,通过测定山桐子干果含油率及山桐子油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挥发性物质,探究三种不同干燥方式对山桐子油品质影响。结果表明:含油率VFD>HD>VM
期刊
以加、美、澳三国国家档案馆发布的数字档案资源长期保存战略文本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分析其数字档案资源长期保存战略的内容和特点,并对我国保存战略的制定提供借鉴和建议。
新媒体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促进大量的信息进一步传播。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需进一步创新传播模式,才能推动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该文基于2011—2019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省级平衡面板数据,从经济带整体的角度,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来研究绿色信贷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经济带整体来说,绿色信贷能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基于此,长江经济带沿线应积极主动促进我国绿色金融信贷产业发展,充分调动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发展积极性,从而优化整体产业结构,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房住不炒”的总基调和楼市跌宕的背景下,全国房地产正处于深度调整时期。M2指数上涨,地产行业处于瓶颈期,但B公司的业绩依旧亮眼,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文章基于哈佛分析框架,对B公司展开财务分析,以探索未来发展之路。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目前,北京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在思政课教师队伍、教材体系、教学效果及一体化推进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对一体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推进一体化建设,通过推进一体化工程建设,切实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短视频应运而生。从横屏到竖屏的发展演变,代表着设备、行为习惯甚至媒体人思维方式的变化,影像变革的背后是竖屏美学理论的兴起。如何充分体现竖屏媒介的优势,竖屏影像未来又该进行怎样的发展与创新,这些都是人们在进行竖屏创作时会遇到的问题。本文以Iphone的竖屏广告《特技替身》为研究对象,梳理竖屏影像区别于横屏影像的表达潜力,为竖屏影像的美学探索助力。
随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推进及公众文化自信意识的提升,我国掀起"传承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热潮,民间戏曲、民间器乐等深受公众的青睐,这也为小提琴作品的创作与演奏带来了新的启示:抓住传统及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浪潮,以我国民族元素为基础,融合西方及现代音乐元素,丰富小提琴音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深化小提琴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公众的"精神食粮"与情感寄托,继而充分彰显我国小提琴艺术的民族化特征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