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广元晚三叠世须家河期古地理与古生态研究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an461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生代三叠-侏罗纪转换时期在地史上发生了著名的生物大灭绝事件,伴随着全球火山频发、CO2浓度增加、全球温度升高,地球的古生态、古环境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作为四川盆地海陆转换的重要过渡期,晚三叠时期也是川西坳陷的形成和龙门山崛起的关键时期,该时期四川盆地陆地生态系统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四川盆地北部三叠-侏罗系地层发育,出露良好,物质记录完整,是研究三叠-侏罗纪转换时期古气候与古环境变化的重要的地质剖面。本文以川北广元嘉陵江东西两岸晚三叠世须家河组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剖面的细致考察、详细测量和描述及对沉积相的细致分析,对晚三叠世诺利期末-瑞替期须家河组的沉积体系和沉积环境演化进行了总结,对古地理环境进行了重建。同时结合古植物、孢粉数据对古气候进行了研究,运用统计分类法对古植物及孢粉化石资料进行了古植物群落演替分析,基于半定量化孢子形态生态群模型对古生态环境进行了恢复。并综合古地理和古气候特征与其它地区进行了对比,对广元地区古生态变化的研究结论如下:(1)川北广元须家河组剖面发育潟湖沼泽-三角洲平原-辫状河流亚相沉积,为海陆过渡相-陆相沉积体系;受甘孜-阿坝弧后盆地发育影响,始自卡尼期的海侵自诺利中后期到达广元地区;在秦岭造山带及龙门山的隆升背景下,广元地区较早结束海陆过渡相沉积,于须一段中后期向河流相沉积转变。(2)古生物化石组合和岩性特征表明广元地区晚三叠世诺利期须家河时期的古气候特征为近海亚热带潮湿气候,这种潮湿气候从须一段一直延续至诺利期末期;进入瑞替期后,广元异木的出现标志着须二段时期有明显的降温事件的发生,至须三段时期温度较须二段有所回升,但较须一段时期仍不足,并有逐渐向温带过渡的趋势。(3)对植物和孢粉化石的统计分析表明,广元地区须家河期的群落演替在须一段时期主要为以真蕨纲和苏铁纲为主导的亚热带平原湿生植物群落;由于气候变冷,须二段时期植物群落向温带湿生乔木植物群落转变;须三段时期早期为有节类占主导的沿岸水生植物群落,随后逐渐向以真蕨类和苏铁类等亚热带湿生植物为主,兼有银杏和松柏类温带乔木的植物群落过渡。(4)研究区须一段的生态环境为低地沿岸近水环境,须三段时期为河流-暖湿的平原近水环境,孢粉中存在相当比例的指示温凉生境的分子组合。(5)广元地区须家河时期古地理环境在须一段时期,由早期的潟湖-沼泽转变成辫状河平原,发育牛轭湖沉积,须二段时期整体成辫状河流,须三段时期在发育辫状河平原的同时有湖沼分布,须四段时期主要为辫状河流沉积。(6)川北广元须家河时期对群落演化起控制作用的原因为古地理和沉积环境的改变;而气候的转变则与盆地内部变化趋势保持一致。
其他文献
如何能更有效地治疗肿瘤?传统的治疗方式是依据同一肿瘤实体使用相同的药物进行治疗,而肿瘤来自相同解剖学位点被认为是同一种癌症实体。然而,因为癌症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的
未来五年内,巴斯夫计划投资超过2亿欧元,用于全球塑料添加剂业务的产能扩建与卓越运营,计划在美国、欧洲与亚太地区主要生产基地投资逾2亿欧元,其中近一半将用于亚洲。塑料添
新中国几代领导集体一贯重视与发展中国家的交往,并为此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与发展中国家交往的时代内容主要有: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应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针对高砷铜电解液中砷、锑、铋等杂质含量高,铜含量低的特点,采用旋流电积技术对其进行电积脱杂。考察电流密度、循环流量和铜离子含量对砷、锑、铋等杂质脱除率的影响。4 L
以八棱海棠(Mulus robusta)、平顶海棠(M.prunifolia)、圆叶海棠(M.prunifolia var.ringo)、西府海棠(M.micromalus)、红果海棠(M.sieboldii)和珠美海棠(M.zumi)为嫁接砧木,
目的:探讨用银翘散合藿朴夏苓汤化裁方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92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随机将这些患儿分为甲组和乙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