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胺及侧臂式大环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性质研究

来源 :武汉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clzlj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多胺及大环配合物为研究对象,以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模式、配合物对pBR32(?)质粒DNA的切割活性和配合物催化磷酸单酯(NPP)水解为主要内容,合成了4个新的金属配合物:[CuL1Cl2](?),[MnL2](ClO42(?),[NiL2(OAc)](ClO4)CH3CN(?),[MnL3](ClO420.25(H2O)(?)。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电喷雾质谱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通过光谱实验、粘度实验及循环伏安电化学实验系统地研究了配合物与CT-DNA的相互作用方式。最后,通过磷酸单酯(NPP)的水解实验,研究了配合物(?)催化NPP水解的动力学特征。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以多胺配体N,N’-二(3-氨丙基)-4-甲氧基苄胺(L1)为原料,合成了一个新型的多胺单核铜配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指出铜原子的配位环境为五配位的四方锥构型。通过光谱学实验、粘度及电化学实验,研究了配合物与CT-DNA的作用模式。配合物(?)的紫外吸收在与CT-DNA溶液作用后出现了增色效应,再结合Kb值和荧光猝灭常数Ksv数值的大小,推测配合物(?)以静电的方式与CT-DNA发生键合。凝胶电泳实验表明配合物(?)对pBR32(?)质粒DNA有较好的切割活性,切割机理为水解切割。2.以3-溴甲基-5-甲基水杨醛与N,N’-二噻吩亚甲基乙二胺为原料反应得到N,N’-二噻吩亚甲基-N,N’-二(3-甲酰基-5-甲基水杨醛)乙二胺(H2L2)。以配体HL2为原料,合成两个新型的含噻吩悬臂的不对称大环配合物(?)和(?)。电喷雾质谱结果显示配合物(?)和(?)在甲醇溶液中十分稳定。3.通过紫外光谱等分析检测手段,推测配合物(?)和(?)通过插入的方式与CT-DNA结合,而且光谱实验的计算结果显示配合物(?)的插入作用要强于配合物(?)。凝胶电泳实验表明配合物(?)和(?)能有效地将DNA由超螺旋型(Form I)片段切割成缺口型(Form II)片段,是良好的酶切割试剂。催化磷酸单酯(NPP)水解的实验中,配合物(?)显示出很好的催化效力,是良好的磷酸酯水解酶试剂。4.以3-溴甲基-5-甲基水杨醛和N,N’-二吡啶亚甲基乙二胺为原料合成N,N’-二(2-亚甲基吡啶)-N,N’-二(3-甲酰基-5-甲基水杨醛)乙二胺(H2L3)。以配体H2L3为原料,合成一个新型的含吡啶悬臂的大环单核配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通过实验研究了配合物(?)与CT-DNA的相互作用方式和配合物对超螺旋型DNA的切割活性,主要考察配合物的浓度变化和反应时间对切割活性的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糖尿病心率变异性(HRV)特点及其临床相关性,以便早期发现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方法对84例糖尿病病人和60名正常人HRV时域进行分析研究,根据动态心电图检查自动测得的
整体柱材料是一类具有纳米尺度的中孔和微米尺度的穿透孔结构的材料,这种多级孔结构有利于实现快速传质;同时纳米级的骨架孔有效保证了该材料具有大的比表面积,使其在高效能源储
目的 :鉴别夜交藤与牛皮消藤。方法 :对夜交藤伪品白首乌藤进行了性状、显微及理化方面的鉴别研究 ,并对二者进行了列表比较。结果 :白首乌藤与夜交藤在形状、表面、断面及叶
针对应急救援车辆调度优化问题的特征和需求,以可变双向距离、道路风险和成本最小为主要目标,建立了应急救援车辆调度优化问题的多目标优化模型。为避免过早陷入局部最优,提
本文主要研究高精度平台的调平控制系统,分析了其性能要求及其支撑系统,综合了一套集硬件与软件为一体的利用AT89C4051实现高精度平台的调平系统,实现了平台的快速、稳定、高
传输网是电话网、数据通信网、智能网等各种业务网的神经和支撑,是通信网中建设和维护的重要部分,有效管理传输网就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为了保证传输网能够安全运行,减少重
目的:微生物限度培养器在微生物限度检查中的适用性。方法:借助微生物限度培养器检验5种标准菌株及其回收率,并对屈臣氏水、含抑菌成分的药品进行相应的微生物限度检验。结果
目的进行糖尿病病人的心率变异性与正常人群的比较。方法选择单纯糖尿病病人(98例),健康者(98名),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观察糖尿病病人与健康人的心率变异性情况,针对心率
近年来,多金属铌酸盐逐渐成为多酸化学家们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因为它们在病毒学、核污染处理、光催化分解水产氢产氧等方面都存在着潜在的应用。本论文主要通过简单的多金属氧
3GPP提出的长期演进系统(Long Term Evolution,LTE)得到了广大运营商的支持,抓住机遇,研发LTE基站和终端成为必然。本论文结合LTE UE(User Equipment)的项目,研究LTE上行基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