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PP模式是指政府部门与社会资本签订的一项合同、建立的一项合作关系。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周期长、投资金额大,将PPP模式应用于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运营过程,可以节约财政资金,缓解财政压力,为公众提供更高质量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促进公共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政府公共部门的职能。社会资本也可以通过参与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过程,取得相应的收益。但同时,在政府部门与社会资本合作过程中,双方也需要共担项目风险。交通基础设施PPP项目风险种类多,风险管理难度大。政府部门和社会资本如何识别、评价项目风险,并合理分担、控制项目风险,加强项目风险管理,关系到项目建设运营的成败,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以交通基础设施PPP项目为研究对象,在梳理PPP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相关文献并进行理论分析基础上,对PPP项目风险管理问题展开研究,构建了交通基础设施PPP项目风险管理框架。首先,基于政策分析、案例分析、文献分析等方法,识别出影响交通基础设施PPP项目成败的7个一级风险指标和24个二级风险因素指标,构建了交通基础设施PPP项目风险指标体系。其次,综合应用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等方法,进行交通基础设施PPP项目风险评价,得到交通基础设施PPP项目风险权重与大小。第三,构建了交通基础设施PPP项目风险分担博弈模型,基于静态博弈分析将项目风险分为政府独立承担的风险、社会资本独立承担的风险以及双方共同承担的风险;基于动态博弈分析,研究了双方共担风险的分担比例。最后,提出了交通基础设施PPP项目风险控制思路。同时,结合D市海底隧道PPP项目,验证了交通基础设施PPP项目风险管理框架的可行性。本文可能的创新在于构建了一个交通基础设施PPP项目风险管理框架,丰富了 PPP项目风险管理研究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应用。同时,本文构建了交通基础设施PPP项目风险分担博弈模型,区分了政府部门和社会资本应承担的风险并得到了共担风险的分担比例,为我国交通基础设施PPP项目风险管理提供了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