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研究表明,血液中胆固醇或者低密度脂蛋白的增高将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发生机会增多。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当服用降胆固醇药物血脂降低后,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并发症将减少,生命将延长。在世界上很多国家,中草药已被广泛的应用来降低血脂。在我们以前的研究中,成功地从附子中提取了水溶性很好的葡聚糖成分,并证实了其免疫调节的作用。本实验则探索其降血脂方面的作用。
一、附子多糖降血脂作用的实验研究1.附子多糖降血脂作用的量效研究实验分为正常组,高脂组和附子多糖不同剂量组(40,80,160,320,640mg/kg)分别给予正常饮食,高脂饮食以及高脂饮食加上不同剂量的附子多糖持续两周,然后眼球取血收集样本用试剂盒测定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结果发现,饲喂高脂饮食能显著增加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p<0.05),附子多糖从80mg/kg剂量开始,显著抑制高脂导致的血清甘油三酯的升高(p<0.05),从160mg/kg剂量开始,显著抑制高脂导致的血清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p<0.05)。
2.附子多糖降血脂作用的时效研究昆明小鼠分正常组、高脂组和附子多糖组(160mg/kg),分别在1周,2周,3周,4周后各取10只眼球取血测定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结果发现2周后,附子多糖(160mg/kg)能显著降低高脂饮食导致的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p<0.05)。
3.附子多糖与氟伐他汀降脂作用的对比研究实验分为正常组,高脂组,附子多糖组(160mg/kg)和氟伐他汀组(5.2mg/kg),分别于2周后和4周后眼球取血测定胆固醇,甘油三值,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结果发现,2周及4周后,附子多糖与氟伐他汀均能显著降低高脂饮食导致的血清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p<0.05),附子多糖的作用与氟伐他汀相当(p>0.05),2周后,附子多糖即显著降低高脂饮食导致的血清甘油三酯的升高(p<0.05),4周后,氟伐他汀和附子多糖均能显著降低高脂饮食导致的血清甘油三酯的升高,而附子多糖的效果优于氟伐他汀(p<0.05)。但是,4周后,氟伐他汀显示出显著升高高脂饮食小鼠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p<0.05),而在附子多糖组未见。
二、附子多糖降血脂作用的机制研究1.粪便中胆汁酸的测定wistar大鼠分为正常组,高胆固醇组和附子多糖组,实验持续14天,收集大鼠最后72h粪便,用磷钼酸比色法测定粪便中的胆汁酸含量.结果发现,饲喂高胆固醇饮食大鼠粪便中胆汁酸的含量明显增多(p<0.05),而附子多糖能进一步增加粪便中胆汁酸的含量(p<0.05)。提示附予多糖能促进胆固醇向胆汁酸的转变,增加粪便中胆汁酸的排出。
2.肝脏中胆固醇的测定实验动物及造模同前,肝脏匀浆后用试剂盒测定肝脏中胆固醇的含量。结果发现,高胆固醇饮食组鼠肝脏中胆固醇的含量明显增加(p<0.05),而附子多糖组鼠肝脏中胆固醇含量较高胆固醇组明显降低(p<0.05),提示附子多糖能抑制肝脏中的胆固醇含量的增加。
3.肝脏中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mRNA表达实验动物及造模同前,肝脏匀浆后RT-PCR法测定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mRNA表达,结果发现,高胆固醇组鼠肝脏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mRNA表达明显减少(p<0.05),附子多糖能显著增加肝脏中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mRNA表达(p<0.05)。提示附子多糖能提高鼠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转录水平,从而可能增加其数量。
结论:1.附子多糖从80mg/kg开始有降低血清甘油三酯作用,从160mg/kg开始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附子多糖(160mg/kg)从2周开始,能显著抑制高脂饮食导致的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本实验条件下,附子多糖降血清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与氟伐他汀的作用相当,其降甘油三酯的作用优于氟伐他汀。
2.附子多糖通过增加粪便中胆汁酸的排出,减少肝脏中胆固醇的沉积,增加肝脏中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mRNA表达,从而降低血清胆固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