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上长枕埋入式轨道层间连接受力特性及优化分析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k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砟轨道作为高速铁路的下部行车基础,在新旧混凝土层间粘结薄弱和后期运营环境长时间共同作用下,必然会导致层间粘结遭到破坏,进而影响轨道的正常运营。本文借助于国外某大跨度钢桥混凝土桥面铺设单层长枕埋入式无砟轨道的工程实际案例,根据桥梁及无砟轨道的结构特点,运用有限元方法,建立桥梁-轨道实体模型,结合室内足尺模型试验,研究无砟轨道层间连接的受力特性,并优化层间连接的设计方案,主要工作内容和结论如下:(1)根据文献资料简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详细综述了大跨度钢桥轨道类型、叠合面、钢混组合结构及轨道层间连接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同时结合新旧混凝土层间粘结机理,对轨道层间受力全过程以及轨道层间门型钢筋设计原理进行阐述,总结了新旧混凝土层间抗剪承载计算公式。(2)设计并开展室内无砟轨道力学综合性能足尺模型试验,测试了轨道层间连接在静载和动载作用下的力学特性。对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在荷载作用下轨道结构未发生层间开裂,各测点应力值均未超过混凝土设计强度,在动载反复作用下,道床板和桥面板保持着稳定的受压、受拉状态,门型连接钢筋起到了明确的作用,道床板与桥面板二者协同受力介于叠合梁与结合梁之间。(3)借助于有限元软件,计算并分析了该组合结构在列车荷载、温度荷载及组合荷载作用下,层间门型钢筋及其周边混凝土的受力特性,结合理论计算、室内足尺试验,探究了层间设置门型钢筋对道床板与桥面板结合状态的影响,评价了层间门型钢筋对协同作用的加强效果,并进一步优化了门型钢筋的布置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增大门型钢筋的直径或者加密门型钢筋布置,均有利于提高道床板与桥面板的结合程度,但难以达到使两者形成完全结合板的程度。建议在道床板与桥面板连接处选取15组Φ16门型钢筋进行布置较为合理,以保证门型钢筋在轨道服役年限内能够正常工作。
其他文献
膨胀土具有吸水膨胀、失水收缩的特征,在环境影响下会导致膨胀土地基上部土工结构产生破坏。近年来,桩网结构路基被逐渐应用于膨胀土区高铁线路中。但目前对于膨胀土区桩网结构路基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对工作机理仍缺乏深入地认识。本文结合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膨胀土地基胀缩循环作用下高铁桩网结构路基土拱效应退化失效机理研究”,通过前期项目调研,室内有荷膨胀率试验、增湿作用下桩网结构路基三维模型试验、数值模拟分析等手
随着川藏铁路建设的开展,我国涌现出了一大批特长铁路隧道及隧道群,截至2020年底,我国已投入运营的长度20km以上的特长铁路隧道(群)已增加至11座,总里程超过262km。隧道口紧急救援站是特长铁路隧道群火灾情况下重要的救援疏散场所,探究着火列车紧急停靠在隧道口救援站时的烟气蔓延规律及其控制策略是保证旅客列车在隧道群内发生火灾事故时能够快速、安全、有效的进行疏散救援的重要方式。本文建立了隧道口紧急
白云岩“砂化”是一种特殊的岩溶现象,有以下特征:岩体强度降低,形成大量孔隙,能保证岩体的完整性,经扰动后易松散,变为白云岩砂、粉混合物,在渗透压力下极易产生渗透变形,发生突水涌砂,施工面临极大挑战和风险。目前国内外鲜有对于砂化白云岩地层隧道的研究,尤其是掌子面灾变机理方面。鉴于以上问题,本文依托成昆铁路复线吉新隧道,通过现场调研、室内试验、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手段揭示了白云岩宏观和微观砂化机理,得到
改性剂与沥青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聚合物改性沥青的性能影响大,且聚合改性沥青具备极为明显的与疲劳破坏相关的触变特性,而目前对沥青材料触变性的微观机理尚缺乏定量的解释与说明。本研究以SBS/橡胶复合改性沥青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变学试验与分子动力学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聚合物改性剂与沥青之间的微观相互作用行为以及聚合物改性沥青触变性的微观状况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在Material Studi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地下空间建设规模朝大埋深、大跨度的方向发展。但城市深部超大跨度地下空间施工难度较大,施工安全性要求较高,围岩变形控制严格,需要采取更加合理的开挖工法及支护结构保障围岩在施工过程的稳定性。本文以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歇台子地铁车站为工程依托,采取资料调研、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对城市深部超大跨度地下空间施工力学特性及变形控制技术展开一系列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高速铁路箱式路基是一种新型路基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不需要路基填料,具有自重轻、强度高、整体性好、占地少等优点,在我国平原地区和填料缺乏地区有较大的应用前景。作为一种新型路基结构,箱式路基与传统路基和桥梁有明显区别,且尚未有工程实际应用,存在设计理论不成熟,结构性能也不清晰等问题。文章以箱式路基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动静力学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其静力学特性和动力响应情况。本文首先总结了
高速铁路有砟轨道路堤型路基与涵洞之间刚度存在数量级差异。在涵洞数量众多的高速铁路路基地段,当列车荷载经过路涵连接处时,较“软”的路基和较“硬”的涵洞之间存在的刚度不平顺将引起车辆-轨道-路基耦合系统产生较大动力作用。同时,这一动力作用循环往复,又将加剧路涵连接处路基面的差异性沉降,导致路基面产生明显的不均匀变形,最终映射到钢轨形成轨道几何不平顺。随着动力作用引起的几何不平顺不断加大,将反作用于车辆
近年来,随着建设交通强国战略的提出,高速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工程迅猛发展,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形成了大量的边坡,边坡工程的安全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边坡工程的稳定性分析中,不考虑或者简化支护结构对坡体局部稳定性计算的影响,事实上支护结构对边坡局部稳定性影响较大,如果忽略支护结构对坡体局部的影响,则结果会存在较大偏差,容易导致设计不当。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依托兴泉铁路路堑高边坡工点,根据室内试验、理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斜拉桥在世界范围内的建设得到了快速的进步。同时,为了提高斜拉桥的跨越能力以及获得更佳的经济效益,桥梁工程师们在不断提高斜拉桥的跨径,同时也在将斜拉桥设计成多塔的形式。斜拉桥跨径增大后势必会使得结构刚度和阻尼下降,对风的敏感性增加,在紊流风作用下就不可避免的发生抖振。现代大跨度斜拉桥施工方法通常采用的是悬臂拼装法,随着拼装悬臂长度的增加,结构变得越来越柔,尤其是在施工过程中的最大
近年来政策保险业务发展迅速,2019年保费收入达1500亿元,已经成为保险公司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丰富社会保障层次、创新支农惠农方式、支持企业发展创新和社会治理创新等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014年8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新"国十条"),确立起保险业在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构筑民生保障、完善灾害补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