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习化社会及其创建的策略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wa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知识化、全球化高度发达的社会。一方面,学习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成为一个国家、一个人最基本的生存能力。面对不断更新的知识,每个现代人要想找到生存和发展的道路,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经济条件的改善,劳动时间的缩短,医疗技术、健康科学的发展,使现代人不仅平均寿命延长,而且比以往拥有更多充裕的自由支配时间。这促使现代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生活的充实,期望通过个人的努力来达到自我完善。而这些要求及欲望的不断增强,又促使人们只有自觉地通过自主的、不间断的学习,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显然要实现这样一种高层次、高品质的精神追求,仅靠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学习是绝难达到的。因此,“学习化社会”的提出就是适应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应运而生的。 随着人们对学习化社会理念的日益认同,创建学习化社会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目标。本文在分析学习化社会理念的发展过程及其时代动因的基础上,阐述了学习化社会的内涵、特征及角色特点,探讨了我国创建学习化社会的原则和条件,总结了目前中国创建学习化社会所取得的初步成就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其他文献
体育美是在体育实践活动中,历史地形成的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在新的形势下,依据项群理论对运动项目的分类,采用美学原理与方法对我国各个运动项目欣赏人群的现状进行分
气功作为中国传统体育健身活动形式,内容和方式与西方体育有着本质的不同,其发展与管理不同于其它体育社团,具有自身的特点,因此,对其发展过程进行研究,寻求规律,不仅可以为
评价既可能成为课程改革的动力,也可能成为其实施的障碍,它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为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达到预期目的,必须将评价改革作为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探索出与新
本文通过对前人文献的分析和前期访谈,把学生的问题表征的心理过程归纳为五种主要的表征过程,对每一个基于不同经验背景的测试题,将学生的心理表征过程进行归类统计,提出了教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