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上半年,一场源自希腊的主权债务危机引发了整个欧元区的动荡,威胁着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对欧盟的经济治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多米诺骨牌效应下,希腊主权债务危机迅速蔓延,很快演变为整个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为欧洲经济复苏增添了更大的不确定性。本文简要分析了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和演进过程,总结了每个阶段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希腊债务危机的根源。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深化的背景下,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有其自身的原因,但根本原因在于发达经济体的高福利制度。希腊债务危机不仅暴露了希腊政府体制和财政经济体系中若干重要弊端,同时也暴露了欧元区作为一个新型的统一货币体制内在的制度性缺陷。统一的货币政策和分散的财政政策,使欧盟各成员国普遍面临着财政赤字和债务压力,而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市场的僵化将进一步恶化希腊的主权债务状况。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希腊的救助过程从一开始就充满了各种复杂的国际矛盾,而救助资金规模和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从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爆发至今已满两年,希腊政府当局和欧洲救助者的博弈仍在继续,多方的利益和政治角逐将令其过程依然困难重重和充满变数。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前景以及解决措施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本文分析了欧盟应对危机的举措。首先,强化救助机制是稳定金融市场的必须手段,但不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其次,加强财政协调和金融监管无疑是解决债务危机的根本对策,但是在短期内很难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从长期看,走出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强经济竞争力,带动经济增长;最后,欧元区成员国之间的不对称性、统一货币政策与经济趋同要求之间的矛盾是造成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另一个因素,进一步推动欧元区一体化,特别是财政一体化是从根本上消除主权债务危机的必要条件。鉴于其众多利益和政治体制复杂性以及法律框架的制约,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应对希腊债务危机的救助措施能否取得效果尚有待观察。文章最后阐述了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对欧洲和中国经济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冲击。从经济层面看,欧盟核心国家和边缘国家均从统一的欧元区受益,而且退出成本巨大。作为欧元区最大的受益者,德国出口在统一的货币情况下畅行无阻,而且依赖软弱的币值加大了对区外的出口能力;希腊等边缘国家退出欧元区并不意味着债务的消失,而且还会带来资本外逃、银行危机和通货膨胀,退出成本巨大;从政治层面看,欧元区是一体化建设的最大成果,欧元区的崩溃意味着欧洲一体化的重大倒退,严重削弱欧洲参与世界格局竞争的能力。因此,欧元崩溃必然不会成为法、德等欧元区国家的选择,必定会采取措施渡过危机。这将导致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速,财政统一程度加深。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对中国的直接影响有限,但对中国经济的潜在影响在所难免,这种影响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渠道来体现:一是中国对外贸易,二是中国汇率及汇率改革,三是中国外汇储备。研究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对我国调整则政政策和财政收支结构、主动规避主权债务风险、实现外汇储备资产保值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为我国制定对欧洲的贸易政策提供依据。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再次表明,主权债务风险已日益成为成熟市场经济体重的重要风险,因此为解决主权债务风险并重塑投资者的市场信心,高负债经济体迫切需要实施强有力的和可信的中期财政整顿,加强福利和税收制度的改革,并辅之以金融部门和经济结构的改革,加强宏观审慎监管,确保财政债务的可持续增长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市场对欧元区国家风险同质的幻象将不复存在,欧元区国别风险溢价波动将成为常态。欧元区体制存在内在的制度性缺陷,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应该成为欧盟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