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黑条矮缩病病原检测方法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810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但其安全生产常受到病害的侵扰。水稻黑条矮缩病(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disease, RBSDD)是其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病毒病之一,主要分布于日本、朝鲜、越南、中国等水稻种植区。迄今为止,已发现该病害可由2种病毒单独或复合侵染所致。一是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 RBSDV),是呼肠孤病毒科斐济病毒属确定成员,主要传播媒介是灰飞虱;另一种是近年新发现的水稻新病毒——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 SRBSDV),又名水稻黑条矮缩病毒2号(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 2, RBSDV-2),是呼肠孤病毒科斐济病毒属暂定成员,主要通过白背飞虱传播。二者症状相似性、分布上的重叠性、田间侵染的复杂性使得检测与诊断更加困难,而对病株和带毒昆虫的快速准确检测,对该病害的流行预测和监控又是极为关键的。因此,本研究主要开展了有关二者检测方法的研究,并取得了以下结果:1、血清学方法:在克隆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 P8基因的基础上,通过原核表达纯化了RBSDV P8蛋白,并制备了P8蛋白的多克隆抗体。ELISA和Western blot分析显示该抗体能特异性地与RBSDV和SRBSDV病株提取物发生强烈的血清学反应。同时在确定该抗体效价的基础上,优化了抗体与抗原的血清学反应时间及显色时间,建立了快速检测水稻黑条矮缩病病原的ELISA和Dot-blot方法体系,并且应用于昆虫带毒率检测分析,为病害防控提供依据;2、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igh Resolution Melting Curve, HRM)方法:在本实验室前期大量定量RT-PCR (qRT-PCR)和多重RT-PCR (mRT-PCR)的基础上,针对HM技术特点,设计了1对引物,优化了反应条件,建立了HRM方法用于同步检测RBSDV/SRBSDV,样品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可快速高效地用于RBSDV和SRBSDV检测与诊断。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延续性护理对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8年7月-2019年8月收治140例居家腹膜透析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至对照组与实验组中,对照
目的:探讨肩关节周围炎臂丛麻醉下松解术后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于我院进行肩关节松解术治疗的100肩周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比较基础护理和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
目的:分析营养干预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4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方法,将其分别
目的:探究在基层社区疫苗安全接种工作中,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9月间,在我院进行疫苗接种的396名待接种人员作为本次临床观察对象,将其以随机分
目的:观察神经外科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早期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的护理效果.方法:收集本院神经外科ICU2019年7月-2020年8月收治的4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观察样本,参照摸
目的 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研究此干预方式对改善患者体温及其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救治时间:2020.01-2021.01;研究对象:100例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依据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