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微米高品质因子硅基Ⅲ-Ⅴ族量子点正方形微腔激光器结构设计优化研究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_y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58年集成电路芯片问世以来,受益于现代工业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的进步,芯片产业实现飞速发展,人类的工作和生活也因此发生质的改变。然而,伴随硅基微电子领域相关技术和产品不断提升的芯片集成密度和不断缩小的器件尺寸,单位芯片上所能集成的晶体管数量日趋增多,芯片的逻辑也日渐复杂,各类微纳器件的尺寸亦接近其物理极限。痛点主要表现在带宽受限和功耗过大两方面,此类问题已成为阻碍高端芯片发展的难题。鉴于此,传统的以电信号作为传输介质的电互连技术面临着物理极限和成本问题带来的困扰。而同样作为信息传输载体的光信号,则具有高带宽、高速率、低功耗和无干扰等电信号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用光互连方案代替电互连方案,并依托硅基光电子技术,有望解决芯片发展的瓶颈问题并可在未来继续推动信息技术及产业的发展。硅基光电子技术的研究重点在于将成熟的硅基微电子技术和具备优质光学特性的半导体光学器件相结合以实现大规模硅基光电集成。将二者结合主要有两大优势:第一,硅材料的价格低,且可以利用成熟的CMOS工艺平台。第二,与间接带隙结构的硅材料相比,以GaAs和InP为代表的直接带隙结构Ⅲ-Ⅴ族半导体材料具有优异的发光特性,更适用于发光器件。相比于其他硅基激光器材料技术方案,直接外延硅基Ⅲ-Ⅴ族半导体激光器材料技术方案更适合硅基光电集成。同时,硅基Ⅲ-Ⅴ族光学微腔激光器具有尺寸小、能耗低、成本低、响应速度快、品质因子高和易激射的特点。因此,此类激光器是实现硅基芯片内部光互连及光子数据传输、存储和计算的理想片上光源。光学微腔的回音壁模式在具有小的模式体积基础之上,兼备高品质因子的优势,可用于制作水平发光的微型激光器。而且,相比于其他形状的微腔,正方形微腔中的光学模式分布均匀,对称性好,更适合用来直连输出波导实现硅基光电集成。另外,目前针对硅基Ⅲ-Ⅴ族正方形微腔激光器的研究更多的集中在材料生长及器件制备等实验方面,在理论层面上系统性探究微腔内部的光学模式特性并对器件结构进行针对性的优化还不够充分。并且,正方形微腔激光器的品质因子也存在很大的优化和提升空间,值得深入研究。由于1.3μm 波段是通信用激光器的主要工作波段之一,因此采用直接外延生长技术方案研究1.3 μm波段硅基Ⅲ-Ⅴ族正方形光学微腔激光器对于硅基光电集成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光波导结构输出的电泵浦1.3 μm高品质因子硅基InAs/InGaAs量子点正方形微腔激光器的结构设计和优化,研究重点集中在分析光学模式与材料、器件结构参数的变化关系上。相关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采用三维时域有限差分方法研究了硅基正方形微腔激光器的边长与其品质因子的变化关系。对于边长10 μm-20μm正方形微腔,随着正方形微腔边长的不断增大,从整体来看,品质因子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当边长为18 μm时,正方形微腔的品质因子达到最大值4694.8。相比同类研究报道,品质因子提高了约51%。(2)研究了刻蚀深度对硅基正方形微腔激光器光学模式的影响。随着刻蚀深度从2.5 μm增加到5.0 μm,微腔的品质因子呈先增加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当刻蚀深度为3.5μm时,品质因子达到最大值。之后,继续增加刻蚀的深度,品质因子保持稳定。研究发现,对正方形微腔激光器进行适当深度的刻蚀,器件性能可以得到大幅度提升。当刻蚀的深度超过微腔激光器的下包层区域后,激光器的性能不再改变。因此,优化后正方形微腔激光器的最佳刻蚀深度为3.5 μm。(3)研究了输出波导宽度与微腔品质因子的变化关系。对于边长10 μm-20μm正方形微腔,在边中点位置直连输出波导后,随着波导宽度从1.0μm增加到5.0 μm,微腔的品质因子呈整体下降的趋势。增大波导宽度对大尺寸正方形微腔的影响要远高于小尺寸的微腔,相同波导宽度条件下,大尺寸微腔的品质因子下降的更快。另外,正方形微腔激光器保持单模的工作状态,它的类回音壁模式是一阶横模。在不同边长下,最佳模式分别为TEo,(34,38)、TEo,(39,43)、TEo,(48.52)、TEo,(56.60)、TEo,(64,68)和TEo,(70,74)。当波导宽度超过2.0μm后,光学模式的分布不再均匀。因此,输出波导的位置及宽度需要进行不断的调整,优化后的最佳波导宽度为1.0 μm。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九龙藤总黄酮(Bauhinia Championii flavone,BCF)对心肌缺血损伤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培养H9c2大鼠心肌细胞,建立心肌细胞OGD模型模拟心肌缺血缺氧,给予或不给予BCF预处理。以Giemsa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CCK-8检测细胞活力,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观察BCF对心肌缺血损伤的作
本文介绍了高架列车引起装配式建筑框架结构体系振动响应的原因以及振动特点,同时在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对该课题研究的现状、研究方法以及现阶段所取得的成果。运行列车引起周边环境振动对人们的正常生活有极大影响,前人研究主要集中在现浇结构振动响应问题方面,因此有必要对高架列车引起装配式建筑振动响应进行研究。本文以半刚性连接装配式结构为研究对象,利用通用有限元计算软件ANSYS进行建模计算。建
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尺寸效应、量子效应、界面效应和体积效应而广泛应用于电子纳米器件行业、航空航天行业、医药行业、环境保护行业、催化行业等。但是目前关于水处理、催化方面纳米材料的研究大多是粉末状的,后处理复杂、易团聚,不利于大规模应用到工业。本论文针对纳米粉体在应用中的不足,在金属铝表面制备各种微/纳米化合物,充分发挥微/纳米材料比表面积大的特点,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采用水热法在金属铝表面原位制备铝氢
铬盐、金属铬以及含铬合金在国民经济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广泛应用于化工、冶金、染色等行业中。随着市场对含铬产品需求量的增大,随之产生大量有毒性的铬渣。随意堆放
Wigner定理是在空间理论研究中与线性等距有关的一个重要结果,同时其在量子力学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Wigner定理提出后,许多学者在不同空间对Wigner定理作出进一步论证.最近几
背景:目前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西方国家排名第三位,并且发病率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据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死亡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均位居第5位,约20%患者发生了远处转移,最常见转移的器官是肝脏。目前手术是大部分结直肠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放疗和化疗也是重要的辅助治疗部分。而对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是主要的选择。很多结直肠癌患者,发现症状时病情已属于中晚期,无法
蚕丝纤维因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优异的细胞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被广泛的应用于生物医疗,组织工程等领域。采用添食法对蚕丝进行改性,使用高剂量的纳米材料会导致家蚕死亡,丝的产量与性能均无法得到保障。为了避免这一弊端,以及实现功能性材料的大规模生产,通过简单而有效的纺丝工艺提升再生纤维性能是至关重要的。与其他纺丝方法相比,湿法纺丝有着工艺简洁,耗能低的特点,符合人们当今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环保观念。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改革开放的发展,病险水库的数量与日俱增,很多中小型水库失去原来建设时的目的和功能,尤其小型水库的运行管理受到更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各方面的
目的:通过文献研究,总结湿热泄泻的病因病机,得出治疗湿热泄泻的指导思想,基于指导思想下探讨湿热泄泻的药膳食疗防治。再通过对防治湿热泄泻的相关药膳食疗方进行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查阅,收集药膳食疗方。最终经过统计分析,总结出防治湿热泄泻的药膳食疗应用规律,为防治该疾病提供药膳食疗指导和参考。方法:利用中医古籍软件“中华医典”进行关键词检索,结合药膳书籍、知网等资源,收集防治湿热泄泻的相关药膳方并进行归整。
近些年来,得益于非富勒烯受体(NFA)材料的发展、与之匹配的给体的设计合成以及界面修饰工程的研究,基于NFA的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受到广泛关注、发展迅速。然而在器件物理的发展方面还比较滞后,对潜在的与自旋相关的光伏物理过程的研究和理解仍然存在不足。因此本论文拟制备出高效稳定的非富勒烯有机太阳能电池(NF-OSCs),通过结合磁控光电流(MPC)、磁控电致发光(MEL)、电子顺磁共振(E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