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腰庄金矿床是我国典型的绿岩带型金矿床之一,赋存在五台山绿岩带之中的上太古界五台群鸿门岩组地层之中,具有明显的层控性,并受台怀—李家庄同斜倒转复式向斜与李家庄—大草坪韧性剪切带和变辉绿岩脉控制。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容矿岩石为强烈黄铁矿化、硅化和碳酸盐化的绢云钠长片岩、绿泥片岩和变辉绿岩脉。绿岩带型金矿床是国内外重要的金矿床类型,电法勘探是寻找绿岩型金矿床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找矿方法。东腰庄金矿床的金矿化与黄铁矿富集带相对应,浸染状和细脉浸染状黄铁矿为主要载金矿物,含金黄铁矿化带与赋矿围岩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电性差异,在东腰庄金矿床已知金矿体外围勘查中采用激发极化法找矿,对有效圈定找矿靶区,发现金矿体,发挥重要作用。在对国内外典型绿岩带金矿床地质特征和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型对比分析基础上,总结与分析了东腰庄金矿床的赋矿地层、构造、变辉绿岩、矿体、地球物理等特征,进而建立了东腰庄金矿床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型。在东腰庄金矿床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型指导下,在东腰庄金矿外围2km2找矿区内开展比例尺为1:10000,网度20m×100m的激电中梯扫面测量工作。圈出4个高极化异常,其中,Ⅰ号和Ⅱ号异常标志与特征十分突出与明显,异常形态规整、异常分布范围较为广泛稳定、异常强度较高、异常中心突出明显,具有致矿异常特点,并与地表含金黄铁矿化带相对应,反映金矿化体或矿体异常特征,指示存在一定规模的金矿化体或矿体。通过Ⅰ号异常区激电对称四极测深和数据二维反演处理,发现Ⅰ号异常深部存在3个呈串珠状展布的高极化异常体并与地表黄铁矿(化)带倾向延伸相吻合。预测6个浅部金矿(化)体,长50~100m,宽20~50m,埋深25m~100m;预测3个深部金矿(化)体,长12~70m,矿体宽10~30m,埋深100m以下。其规模具有中小型金矿找矿潜力,提出了钻探验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