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群中双涡合并的数值研究及一次江淮梅雨中的涡旋合并过程分析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junc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涡旋合并与台风、梅雨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首先在涡旋自组织动力学的框架内,利用f平面正压涡度方程模式,数值地研究了涡群中双涡相互作用的问题,对比了弱环境流与涡群环境流两类条件下双涡作用的异同.指出:弱环境流条件下双涡合并的过程,在涡群环境条件下不再存在;同时,涡群环境流的引进可使涡强度显著增强.其次由于云团合并与涡旋合并两者相当,因此云团合并或涡旋合并过程,可能在强暴雨中心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某日江淮流域暴雨过程中的涡旋合并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江淮流域上空的中尺度涡旋合并与此次暴雨过程密切相关.涡旋合并使得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加强,使得垂直速度、水汽输送、湿螺旋度加强,从而导致暴雨增幅.(2)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高低空配置有利于强上升运动的维持,强上升气流所携带的水汽和能量有利于对流云团的发生发展,有利于暴雨的维持.(3)来自孟加拉湾和南海的暖湿气流为江淮流域提供了充足的水汽.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从动力学分析入手,讨论在海温加热及其异常变化两种作用下,热带低频振荡的周期及其稳定性的变化;然后分析了一次强El Nino事件-1997/1998年期间,在赤道东、西太平洋
本文研究了我国东部夏季雨带推进过程和各区域夏季降水季节演变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两者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雨带推进强弱的海气背景特征,得出的主要结论如
  本文利用中尺度模式MM5研究了2003年7月4~5日(简称“03.7”)的南京特大暴雨过程,通过模拟的结果与实况比较显示,模式对这次暴雨过程有很好的模拟能力,并且重点分析了该次暴雨
模拟模型技术作为一种有效可行的工具,在研究复杂系统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物生长模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业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光合产物的分配研究,特别是分配的数学模型研究,仍旧是作物生长模型中需要不断得到完善和改进的重要部分之一。当前的光合产物的分配模型,要么是缺乏机理的经验模型,要么是基于机理的模型而无法应用到实际。同化物的分配受环境因子的影响十分明显,所以建立一个能够对环境因子作出响应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