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消费模式下大型购物中心内部交往空间营建策略研究

来源 :安徽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bbcat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刚性需求增大的同时,公共空间被逐渐压缩,活动场所的减少限制了人们的交往。再加上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忽视了日常的交往,随之而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严重降低了现代城市生活的品质。而当下快节奏的生活模式和城市高效的运转需求使商业购物中心的公共空间渐渐承担起城市休闲广场和街道的功能。以前发生在街头的景象,如闲逛、玩耍、交谈等,现在也会发生在商业购物中心内,购物中心内的购物体验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重要方面。而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交往的需求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商业购物中心承担的交往职能也是其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文结合杨.盖尔的交往行为理论,立足于体验式商业购物中心中体验和交往相互促进的论断,将交往看作一种特殊形式的体验,把体验和交往结合起来,探讨体验式购物中心交往空间的营建策略。针对购物中心相关的公共空间,从交往行为角度出发,进行理论和实际的综合探索和总结,并提出与时代需求适应的综合性营建意见。本文通过对研究消费者在购物中心的主要交往行为模式的分析,探讨了当代商业购物中心内体验和社会交往的关联性,从而总结交往空间的内在属性和特征。以此为依据进行交往空间类型的划分,并提出针对性的空间营建策略。文章的第三章、第四章从整体到局部,并结合国内外的典型案例,对空间的整体组织和布局、主题营造、激发和活跃性元素、重点区域和细部设计、光色环境等不同方面都做了相关营建策略的研究,弥补了国内在购物中心交往空间方面理论研究的缺失。最后通过行为观察法对实际案例进行调查研究,并展望商业交往空间的未来发展趋势,作为整体的总结和文章的结论。
其他文献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是以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为主,包括了通勤、娱乐、休闲、购物、交往、观光等复合功能的综合空间交通网络。在我国机动化和全球资源紧缺等多重因素影响的背景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建设重点。“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居住问题一直是城市规划学科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以山东沿海城市为研究对象,以“全面建
随着经济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络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快捷、便利的服务。同时这种通过计算机等设备向公众提供上网、休闲娱乐等服务的营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学生规模的不断增长带来了高校土地和校舍资源不足的问题,不能为学校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校园的扩大建设势在必然,在远离主城区的城市新区建设新校
几千年来,人类所创造的建筑历史一直处于变化中。政治宗教与经济政权时起时落,而建筑也多半承载了社会文明的演变。希腊和罗马异教徒建造的神庙后来被用作基督徒教堂,基督徒教堂
上海外滩,是近代上海繁华的见征,承载着这座城市的记忆和精神。而河南中路以东的外滩地区,作为最早的英租界范围,是上海近代都市文明无可争议的发源地。外滩留存下了大量“前摩登
学位
学位
绿色生态建筑是世界建筑发展的趋向,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绿色技术的繁杂,以往粗放型的绿色设计方法已经显得越来越具有局限性了。本论文试图尝试能够建立一种新的绿色建筑设计
有机建筑作为现代建筑运动的一个支流,在建筑界普遍强调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伴随着全球化日益加剧、科技不断创新,新的有机建筑也正在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