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中国各个城市地铁建设速度加快,对于地铁施工工人的需求进一步上升,大量未经专业技能培训的工人进入施工一线,使得由于工人的不安全行为而引起的施工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工人的不安全行为控制已经成为地铁建设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以行为安全(Behavior-Based Safety,BBS)为基础,从社会网络视角着手对班组不安全行为进行研究,通过多维度行为识别技术,结合人类动力学方法、胜任力理论,
【基金项目】
: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地铁工程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NO.2012BAK24B00)”中的课题一“基于物联网的地铁施工全过程风险识别、可视化预警与现场安全监测关键技术研究”(编号为NO.2012BAK24B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各个城市地铁建设速度加快,对于地铁施工工人的需求进一步上升,大量未经专业技能培训的工人进入施工一线,使得由于工人的不安全行为而引起的施工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工人的不安全行为控制已经成为地铁建设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以行为安全(Behavior-Based Safety,BBS)为基础,从社会网络视角着手对班组不安全行为进行研究,通过多维度行为识别技术,结合人类动力学方法、胜任力理论,观察、分析、矫正和评估班组不安全行为。具体研究内容入下:(1)地铁施工班组行为安全表现测量方法研究。首先,从地铁施工相关标准、技术方案以及事故案例分析提炼出地铁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行为,构建包含各工种、各施工阶段的地铁施工工人不安全行为知识库;其次,采取多维度不安全行为识别方法和技术,采集施工现场班组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数据;最后,为定量描述施工班组行为安全表现,综合考虑班组规模和不安全行为发生频率因素,提出施工班组行为安全表现测量指标。(2)地铁施工班组行为安全表现规律研究。首先,利用人类动力学的研究方法对班组行为安全表现进行时间维度统计分析,发现班组不安全状态时间间隔分布具有重尾特征,服从幂律分布。然后,从社会交互角度对班组行为规律进行解析,根据构建出的工人群体社会网络结构的特征分析,发现工人群体社会网络具有小世界和非标度特征。(3)地铁施工班组不安全行为网络干预研究。首先,根据构建出的班组社会网络,研究各个工种班组社会网络结构特征,发现各班组均存在网络中心节点以及凝聚子群。然后,根据班组社会网络节点度和节点相似性对班组成员重要性进行排序,识别出班组社会网络行为干预的关键人员。最后,在不安全行为频发的模板工班组和架子工班组进行了社会网络行为干预研究,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发现,针对关键人员的行为干预方式相比较传统的行为干预模式矫正率更高,并且网络行为干预后的安全表现更好。与此同时,通过关联规则分析还揭示了两种类型的关键人员。(4)地铁施工班组关键人员安全胜任力研究。评估关键人员安全胜任力能够更有针对性进行社会网络行为干预。基于胜任力理论,结合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建立了地铁施工班组关键人员的安全胜任力模型。模型构建结果表明,存在四个维度因素对关键人员的行为安全有显著影响,即安全相关的操作资格、工作态度、自我调节和适应性以及个人性格和倾向。本研究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应用于班组行为安全研究中,从群体视角探讨地铁施工现场不安全行为控制,实现地铁工人群体行为数据的全样本采集,初步探索班组不安全行为规律,提出网络行为干预方法,构建关键人员的安全胜任力模型。本文研究内容有助于以群体角度深入了解班组行为模式,增强行为干预效果,提升组织安全管理效率。
其他文献
聚合物及其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成形加工的本质是多外场耦合作用下多层次结构的形成、响应和演化过程,其中聚合物分子链、增强纤维在外场作用下经历了相当复杂的取向结构演化过程,即分子链/增强纤维沿特定方向排列成有序结构。取向结构显著影响最终产品的力、热、光、电学等性能,如高度取向能使聚合物的刚度、强度和韧性提高一个数量级,也会引起制品性能各向异性并呈空间分布,导致双折射、光学畸变等。现有聚合物取向检测方法主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制造业迎来第四次工业革命。本次工业革命,智能制造既是主要革新方向,也是产业制高点。智能制造的核心是装备智能化,实现智能装备的关键是信息物理系统(Cyber Physical System,CPS),数字孪生(Digital Twin)是CPS系统数据的承载部件,是CPS系统的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数控机床具有结构复杂、数据点多、时序性强、数据量大等特
即时检测(point-of-care testing,POCT)技术对疾病诊断、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测试等领域的现场快速测试意义重大。以金纳米粒子(gold nanoparticles,GNPs)作为标记物的侧向流免疫层析(lateral flow immunochomatographic assay,LFIA)具有简便快捷、成本低廉、稳定可靠等诸多优点,成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POCT技术之一。但金
车身平台轻量化是汽车制造的研究热点之一,但是轻质材料的应用对车身设计、冲压成形和装配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在保证产品各项性能不变的前提下提高车身轻量化幅度,是汽车轻量化面临的难题之一。当前设计过程中耐撞性与减重之间的矛盾还很突出,既需要材料强度高,又需要厚度薄。而且,高强度薄钢板的应用使车身零件回弹控制的难度增大,从而导致车身装配尺寸精度难以保证。因此,实现车身平台轻量化技术落地,综合研究平台设计过
硒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主要以硒代半胱氨酸的形式存在于硒蛋白中发挥其生物学功能。硒蛋白F是人体25种硒蛋白之一,存在于内质网腔中,推测其功能主要参与内质网中糖蛋白加工折叠的质量控制,但其详尽的生物学功能仍然不是很清楚。此前有研究报道硒蛋白F敲除小鼠出现了核性白内障症状但致病机理仍不明。为研究硒蛋白F的生物学功能,本文首先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了硒蛋白F敲除小鼠,然后利用iTRAQ
骨作为人体的物理支撑和矿物储库,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高度的各向异性结构。骨的复杂性来自于骨是一种包含有纳米复合材料的组织,其中的无机羟基磷灰石[HA,Ca10(PO4)6(OH)2]纳米相有规律地分散在胶原纤维内。HA具有较良好的生物活性和骨传导性,常被用于生物陶瓷材料。为了更好地满足外科领域的临床需要,一些研究人员已经将注意力转向将微量元素掺杂HA结构的研究方向,已报道有多种微量元素如镁、锶、硅
切削加工时的机床振动是影响加工精度和妨碍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根据机床振动特性来合理选择工艺参数,避开机床结构的共振点和加工中的颤振区,减小和抑制切削加工中的机床振动,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从系统分析的角度出发,将与数控机床加工工艺参数相关联的G指令作为输入,机床振动作为响应,通过典型G指令实验下的振动响应分析得到机床振动特性,为数控机床主动避振、颤振消除等加工过程优化提供依据。本文
产品精密化、生产节能化与高效化是塑料注射成形发展的主要方向,成形过程的优化与控制技术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点。人工智能技术尤其是自适应优化与学习控制近年来快速发展,为注射成形优化与控制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本文研究自适应优化与学习控制方法,充分利用塑料注射成形过程的批次重复特性,提高成形精度与效率、降低成形能耗,主要创新如下:针对注射成形升温过程中存在的升温时间长、温度超调大的问题,提出了快速升温过程
肝癌是世界上最常见且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研究证明,慢性炎症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推动肝细胞的恶变和增殖、肝纤维化的产生以及肝癌的侵袭转移等一系列过程。本文基于二乙基亚硝胺(DEN)联合高脂饲料诱导肝癌发生的小鼠模型,通过高通量测序,分阶段采集了小鼠肝癌发生发展不同阶段的转录组数据,分析各阶段的mRNA表达差异,希望以此找到肝癌发病的关键基因和相关信号通路。本研究发现,Cyp2c29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品牌采用联名营销策略,来实现品牌价值的提升,以及品牌口碑的良好传播。这对于时尚行业或者是其他更多的行业和领域来说,不失为一种相对不错的营销策略。但是只有有效的联名营销策略才能为品牌赋能,才能使品牌出圈起到良好的效果。由此,本文阐述了品牌的联名营销策略相关内容,并结合具有代表性的各种出圈案例,来展示品牌联名的营销新路,为企业成功实现品牌联名营销提供一点可借鉴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