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小分子在生命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维生素是哺乳动物生存的要素,嘌呤、嘧啶是核酸的基本单元,嘌呤衍生物在医学上作为一类重要的抗癌药物,具有特殊的生理学意义。巴比妥酸衍生物也具有重要的生理活性,可用于镇静、抗菌、抗肿瘤等。有关上述小分子的研究以化学分析法、化学合成方面的报道居多,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机理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尤其是有关光谱电化学研究的报道则更少。为揭示其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为开辟和研制新型药物提供依据,本课题对维生素A(VA)、三种6-取代嘌呤(6-胺基嘌呤、6-羟基嘌呤/次黄嘌呤和6-巯基嘌呤)以及几种巴比妥酸衍生物的电化学行为,采用循环伏安法及光谱电化学法等进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VA在DMF-HClO4介质中,在玻璃碳电极上的电化学反应为一受电极反应速率控制的二电子不可逆的电极反应,电化学反应的产物在电极表面有弱吸附,在电化学氧化过程中,VA分子中环上双键断裂,形成了新的羰基结构。(2)VC在CTAB/n-C5H11OH/H2O微乳液体系中非常稳定,在上述体系中,玻璃碳电极上电化学反应为二电子的不可逆反应,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VC的电化学氧化具有促进作用,VC在电化学氧化过程中烯醇结构上的双键发生断裂,形成了双酮结构,紫外光谱电化学实验为电化学实验结果提供了有力的证明。(3)三种6-取代嘌呤在磷酸缓冲液中,热解石墨电极上均为有两个质子参与的受吸附控制的不可逆电极反应,腺嘌呤、次黄嘌呤峰电位接近,发生的氧化部位相似,而6-巯基嘌呤峰电位与他们有明显差异,氧化部位发生在巯基上。并对次黄嘌呤的电化学氧化机理进行了表征,另获得了三种6-取代嘌呤的动力学参数βn。(4)巴比妥酸及其衍生物在磷酸缓冲液中玻璃碳电极上有良好的电化学响应,均为一受电极反应速率控制的不可逆的电极反应,并获得了对羟基苯甲醛与巴比妥酸缩合物可能的电化学氧化机理及化学动力学参数β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