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翻译与文化构建——五四时期英诗汉译及其影响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xc1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五四运动以来,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宣告解体,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们的思想意识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带着建设新文化、新文学的使命,五四时期的译者充满了浪漫的气质、革命的热情和反叛的精神。这个时期的翻译具有许多与其它时期不同的特点,尤其是英诗汉译,时代的烙印尤为突出。本文以诗歌翻译的文化构建理论为纵向的主脉络,横向串起五四时期各个译家的主要译诗、译事、译史、译论,通过对具体诗歌个案的对比和比较研究,从诗歌翻译文化构建的角度分析了五四时期英诗汉译的主要特征及其文化影响,从新的视角阐释了诗歌翻译,并详尽分析了五四时期的英诗汉译这一历史现象和它的重要意义。   本文对五四时期英诗汉译的特点及影响进行了具体分析。第一章回顾并简介了中外主要的翻译理论,翻译研究中的文化转向之由来,并且从译者、译作和翻译过程这三个具体的方面阐释了翻译的文化构建的具体涵义。第二章则是从微观的角度详细论述了五四时期英诗汉译现象所发生的具体文学背景和政治背景,并对五四时期英诗汉译进行了历史性的分期,分析了由此所造就的五四时期英诗汉译不同于其它时期的显著特点。第三章是从文学意义和思想观念两个方面分析了英诗汉译对我国新文学和新文化的影响,即诗歌翻译对我国五四时期以来社会的文化构建。第四章则是运用翻译的文化构建理论对诗歌翻译做出总结,阐明诗歌翻译之所以存在的重要原因,以及研究五四时期英诗汉译的价值和意义。
其他文献
约翰·麦斯威尔·库切(J.M.Coetzee,1940-)是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也是第一位两度荣获英国文学最高奖——布克奖的作家。作为南非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所关注的主要是殖民统
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 1757-1827)古典主义的反动,浪漫主义的启动。他的诗作产生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之期,承接与两个时期之间,因此可以被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的里程碑
本文主要从文体分析的角度探讨了英语演说词的翻译问题。分析英语演说词的语言特点的文章和书籍很多,而且同一篇演说词有各种各样的译文,这些为本研究提供了客观条件。本文在探
作为美国最著名的戏剧家之一,尤金·奥尼尔在美国戏剧界可谓声名显赫。他对推动和发展美国的戏剧做出了功不可没的贡献,被誉为“美国戏剧之父”;更有评论家如是说:在奥尼尔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