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1933年德苏军事合作问题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lltt_step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1919-1933年,资本主义的魏玛德国和新型的社会主义苏维埃俄国的国际处境艰难.德国在凡尔赛体系的严重束缚下,力图冲破这种束缚,全面恢复国家实力; 苏俄则是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受到凡尔赛体制的孤立和西方列强的包围,急需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其中包括国防力量的建设,在冲破孤立、恢复国家地位的共同利益的推动下,德苏两国建立了多方面的合作关系.军事合作关系是德苏在这一时期的合作关系中的重要方面.两国在长达十四年的时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军事合作活动.该文试图对这一长期没有引起人们重视的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分阶段的专题考察,力图揭示其不同阶段的基本状况和特点,同时通过对此时期德苏军事合作关系的研究说明:在国际关系上,国家利益是决定国际关系的根本性因素,国际政治体系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其他文献
宋元时期是老学发展的一个高峰,不但解《老》著作众多,而且学术观点各异.该文从历史与哲学相结合的角度,对宋元时期有代表性的《老子》注进行了较全面深入的分析,既考察了一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平卢淄青镇建立于安史这乱后,是唐代的一个重要藩镇.近年来,王赛时樊文礼、孙慧庆等几位学者对该镇进行过研究.该文即在他们所取得成果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探讨.该文来探讨
蒲安臣使团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以一个平等的身份向西方各国派出的使团,这个使团的首领是一位美国退休大使蒲安臣,他代清出使颇受后人争议,其中国内政治的变迁对此影响最大.
唐代是士族逐渐走向衰亡的时期,但很长一段时期内,土族却在政治舞台上十分活跃,在整个唐朝的统治阶层中,土族阀阅出身的官僚占据很大比重.对于这种观象及产生原因,史学界已从
1930年代初的江西,省县远隔,秉承督察均不易,县级政治腐败,地方行政效率亟待提高;蒋介石提出的"三分军事七分政治"方地更要求改革地方行政,以动员乡村力量进行全方位"剿共".
日本在蒙疆经济侵略的主要内容有:掠夺矿产资源、掠夺农牧业资源、鸦片贸易和操纵金融.日本对蒙疆丰富的铁矿、煤矿进行了"重点开发",如龙烟铁矿、大同煤矿都遭到了严重的抢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本文以《王赵两姓互控案卷》和《追山案卷》为主体史料,在对其进行初步理的基础上,初步探讨清代徽州社会好讼的原因。本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王赵两姓互控案卷》和《追山案卷
该文以近代社会剧变中的丁日昌为一个案,就此问题试作探讨.该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剖析了丁日昌认知西方文化的环境和条件,认为是时代规约、师友砥砺、独特个性等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