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教科书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凭借,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学生获得历史知识、发展智力、塑造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工具。尤其是作为教科书辅助系统的导言部分,它主要由前言、单元导语、课前导读组成,对学生而言起着激起兴趣、明确主要学习内容、进行感情熏陶等作用,对教师而言起着提示重难点、升华主旨、启发教学等重要作用。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教育部依据新课标编写了一套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使用的初中历史教科书,这套教科书在2016年秋季正式投入使用。教科书的内容与编排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导言部分,在内容设置上更注重概括性、灵活性,给教师教学留下更多自主发挥的空间,在图文编排上简约醒目,更加突出导言的重要性。但同时,部编版教科书导言编写也存在一些需要优化的地方,比如语言表述方面太过专业化,成人化,没有考虑到初中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因此,教师和学生在使用导言过程中往往忽视导言的价值,不能充分利用导言,最终造成课程资源浪费。历史教科书历史教科书改革创新是符合时代发展趋势顺应教育变革的重要举措。导言的编撰是一项系统工程,既关系到课程改革,也影响着历史教学发展。笔者首先对教科书导言内涵、内涵、作用以及课堂导入的作用进行系统论述,继而对部编版导言内容分析,选取了人教版、北师大版作为参照,与之对比发现部编版导言特色和不足之处,接下来以上海为例,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对教师访谈发现学生理解导言内容有难度,并且对导言重视程度不够,教师在教学中导言使用率较低,对学生如何使用导言缺乏引导等问题。最后笔者综合部编版文本内容的分析结果和调查访问中暴露出的导言使用问题对教师提出灵活安排、打破顺序,加强引导、直接使用,二次加工创造性使用,拆分整合、提升高度,明晰意图五点建议;建议学生多环节使用教科书导言、加强研读导言内容,增强历史整体性学习。最终目的发挥教科书导言地最大价值,让导言更好的服务于教师地教学和学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