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蟹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消费市场十分广阔,目前已成为我国内陆水域重要的增养殖对象。我国的河蟹分布区域较广,长江流域、辽河流域、瓯江流域和闽江流域的分布密度较高,其产卵场主要集中在长江口沿岸和环黄渤海沿岸的海淡水交汇水域,我国的江苏、上海、浙江、辽宁、河北、天津、山东等省市是天然蟹苗的主要产区,其中长江、辽河、瓯江等水系的天然蟹苗产量最高。而人工育苗的繁殖基地主要集中在我国的江苏省、浙江省、辽宁省和上海市,其中江苏省的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85%以上。南通市是江苏省蟹苗的主要产区之一,其产量占江苏蟹苗总产量的20%,河蟹苗种生产已经成为南通地区水产养殖业重要的支柱产业,其苗种生产规模和育苗技术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当地广大蟹农的收益和地方财政的收入,因此研究河蟹苗种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南通市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南通地区主产长江水系蟹苗,长江水系蟹苗与辽河水系蟹苗相比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养成的商品蟹不仅规格大,而且产量高、品质最优,是目前我国水产养殖的主选品种。我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展人工养殖以来,苗种的供给问题一直是养殖面积扩大和产量提高的制约因素之一,随着天然海水育苗、人工海水育苗、工厂化育苗和池塘育苗技术瓶颈的突破,蟹苗产量有了较大的提高,蟹苗的供给已由紧缺转为滞销,由此引发的育苗产业危机已引起学者和业者的普遍关注。南通地区河蟹育苗产业的发展历程与国内其它地区有着高度的一致性,所面临的问题也十分相似,研究南通地区河蟹育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所获得的成果可为国内其它地区蟹苗产业所借鉴,因此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南通地区的蟹苗产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集工厂化育苗、土池仿生态育苗、幼体饵料培育、病害防治及销售于一体的专业化生产体系,育苗技术成果已由早期的小试、中试转化为目前的规模化和产业化生产,产业的集约化程度和育苗单产大幅度提高,为河蟹养殖业苗种来源问题的解决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河蟹育苗生产也存在着发展规模扩张过快、苗种质量良莠不齐、产能严重过剩和市场销售不畅等问题,丰产不丰收已成为普遍的现象,且亏损面正在逐年扩大,如何确保河蟹产业能够健康、稳定和有序的发展已成为有关部门和企业的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对南通地区蟹苗产业现状的分析和发展战略的讨论,总结了河蟹育苗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经验和应汲取的教训,并针对南通地区河蟹苗种生产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南通河蟹苗种生产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思路,并根据当前经济发展现状和市场的变化趋势,提出了苗种生产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方向、目标、战略重点及规划和部署,同时对如何确保南通地区河蟹苗种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解决办法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南通地区河蟹苗种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于多方协同和产业联动,同时必须适度压缩生产规模,做到按需定产和有序发展,并在优质亲本培育、良种选育、水域生态改良、优质天然饵料培育、苗种质量的提高、生产成本的降低、市场规范与监管等方面予以全面的技术支持和政策配合,以推动南通地区河蟹苗种繁育与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