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市高山镇HBV感染者肝癌预测风险GALAD评分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daiw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起病隐匿、进展迅速、恶性程度高、治疗难度大等特点,给社会带来沉重医疗负担。因此,对HCC高危人群的筛查是降低该病病死率和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慢性乙型肝炎病毒(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CHB)感染是其最重要的致病因素,本研究以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人群作为研究对象,以GALAD作为HCC预测风险的指标评分,探讨HBV感染人群中GALAD评分的分布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并建立GALAD异常风险模型,进一步分析转录因子19(transcription factor 19,TCF19)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对GALAD评分的影响,筛选出HBV感染者中GALAD评分异常的高危人群,为制定HBV感染者个体化的GALAD监测模式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1)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参加《福清市居民慢性病前瞻性队列》研究中的HBV感染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子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及生活习惯,同时检测各项血液指标。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各影响因素与GALAD的相关性,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图分析生化及血压指标与GALAD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最后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构建GALAD评分异常的风险模型。(2)使用Illumina公司的GSA芯片进行TCF19基因(rs1419881、rs3094187、rs3095239)分型。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TCF19基因多态性及基因与环境危险因素的交互作用对GALAD的影响。结果:(1)HBV感染者一般情况本研究共纳入HBV感染者724名,其中男性275名,女性449名。年龄大于60岁者约占43.65%,约92.13%的HBV感染者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下,从事体力劳动工作者占79.42%,全家年收入在10万以下的居多(76.24%),73.48%的HBV感染者从不抽烟,11.19%的HBV感染者饮酒,19.20%的HBV感染者饮茶,BMI在18.5~23.9 kg/m2的居多(46.69%),向心性肥胖率为30.39%。40.75%的HBV感染者患有高血压,23.90%的HBV感染者患有糖尿病。(2)GALAD的影响因素分析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待业或下岗、吸烟、向心性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低HDL、高AST、高GLU、高DBIL及高Hb A1c浓度均可增加GALAD升高的风险,而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上和全家年收入10万~30万可降低GALAD升高的风险。分层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有的分层中,全家年收入≥10万者的OR值小于1,可降低GALAD升高的风险,结果十分稳定。在大部分分层中,非脑力劳动者、吸烟、向心性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GLU、高Hb A1c浓度的OR值大于1,可增加GALAD升高的风险,结果相对比较稳定。限制性立方样条图分析表明,血清TG、HDL、ALT、AST、GLU、DBIL、TBIL及Hb A1c浓度与GALAD评分存在剂量反应关系。逐步logistic回归构建的HBV感染者GALAD评分异常的风险模型中包含以下因素:职业、全家年收入、吸烟、向心性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AST、DBIL,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69(95%CI:0.845~0.882)。当GALAD异常的风险模型评分为10分时,灵敏度为97.1%(95%CI:95.2%~99.1%),阴性预测值为82.7%(95%CI:80.3%~84.8%),说明得分小于10分的HBV感染者GALAD升高的概率较小;当总分为41分时,该模型的特异度为95.4%(95%CI:93.6%~97.3%),阳性预测值为94.8%(95%CI:92.1%~96.5%),说明得分大于41分的HBV感染者GALAD升高的概率较大。(3)TCF19基因多态性与GALAD的相关性研究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与rs1419881位点GG基因型携带者相比,AG基因型携带者GALAD升高的风险(odds ratio,OR)为1.72(95%CI:1.13~2.60),A等位基因(AG+AA)携带者GALAD升高的风险OR为1.60(95%CI:1.08~2.36)。与rs3094187位点GG基因型携带者相比,AG基因型携带者GALAD升高的风险OR为1.62(95%CI:1.06~2.46),A等位基因(AG+AA)携带者GALAD升高的风险OR为1.52(95%CI:1.02~2.24)。与rs3095239位点AA基因型携带者相比,AG基因型携带者GALAD升高的风险OR为1.62(95%CI:1.06~2.46),G等位基因(AG+GG)携带者GALAD升高的风险OR为1.52(95%CI:1.02~2.25)。在分层分析中,3个SNP位点结果较稳定。基因-基因联合作用分析结果显示,同时携带3个SNP位点危险基因型者,GALAD升高的风险高于未携带危险基因型者,并且随着携带危险基因型个数的增加,GALAD升高的风险也逐渐增加。(4)TCF19基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对GALAD的影响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分析发现,TCF19基因rs1419881位点分别与吸烟(ORint=14.49,95%CI:10.15~29.11)、向心性肥胖(RERI=2.73,95%CI:0.52~4.93;ORint=4.37,95%CI:2.40~7.94)、高血压(ORint=8.70,95%CI:4.75~15.91)、糖尿病(ORint=8.14,95%CI:4.12~16.08)、冠心病(ORint=14.17,95%CI:1.81~18.07)存在交互作用;rs3094187位点分别与向心性肥胖(RERI=2.18,95%CI:0.13~4.22;ORint=4.05,95%CI:2.24~7.32)、高血压(ORint=8.02,95%CI:4.40~14.65)、糖尿病(ORint=7.42,95%CI:3.80~14.50)、冠心病(ORint=13.66,95%CI:1.74~17.20)存在交互作用;rs3095239位点分别与吸烟(ORint=11.36,95%CI:9.19~19.65)、向心性肥胖(RERI=2.18,95%CI:0.13~4.23;ORint=4.06,95%CI:2.25~7.34)、高血压(ORint=8.03,95%CI:4.40~14.65)、糖尿病(ORint=7.44,95%CI:3.81~14.53)、冠心病(ORint=13.68,95%CI:1.74~17.33)存在交互作用,使得HBV感染者GALAD升高的风险增加。结论:(1)待业或下岗、吸烟、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低HDL、高AST、高GLU、高DBIL及高Hb A1c浓度均可增加HBV感染者GALAD升高的风险;而受教育程度及收入高可降低HBV感染者GALAD升高的风险。HBV感染者GALAD异常的风险模型经验证后仍显示了较好的拟合效果,当风险模型得分为41分时,阳性预测值高达94.8%,说明得分高于41分的HBV感染者GALAD异常概率较大,对该人群应进行GALAD相关指标检测,并监测其动态变化。(2)与野生基因型相比较,TCF19基因rs1419881、rs3094187及rs3095239位点变异均可增加HBV感染者GALAD升高的风险,而且随着携带危险基因型个数的增加,GALAD升高的风险也逐渐增加,表明TCF19基因多态性与HBV感染者GALAD升高的风险有关,并且存在基因-基因联合作用。(3)rs1419881、rs3095239位点分别与吸烟、向心性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存在交互作用,rs3094187位点分别与向心性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存在交互作用,使得HBV感染者GALAD升高的风险增加,表明携带TCF19危险基因型且暴露于危险环境因素的HBV感染者GALAD升高的风险增加。(4)本研究是在福清地区HBV感染者中开展的一项横断面研究,其结果仍有待于在队列研究中进一步的验证。
其他文献
目的1筛查PRL-3和m TOR在不同髓系白血病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2构建不同慢病毒载体,研究PRL-3表达变化对髓系白血病细胞PI3K/Akt/m TOR信号通路的影响。3研究PRL-3抑制剂下调PRL-3表达对髓系白血病细胞生物学活性及PI3K/Akt/m TOR信号通路的影响。4研究m TOR抑制剂下调m TOR表达对髓系白血病细胞死亡的影响。5探讨联合应用PRL-3抑制剂和m TOR抑制剂
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爆发,给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为了减少疫情传播扩散的风险,各国政府纷纷下令,暂停各类学校以及校外培训机构的线下教学活动,将传统教学模式改为线上教学模式,以确保广大学生的学业不受影响。但在实践过程中,包括泰国在内的许多国家表现出了整体不适应,无论是教学方式,还是教学内容设计及实施等方面都遭遇了瓶颈。本文通过对泰国汉语教师和汉语学习者的调查,发现线上教学和
酸奶是一种历史悠久而且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功能的食品,随着社会需求的增加,酸奶产量逐年增加,酸奶生产趋向自动化。在自动化生产过程中,为了实现产品的高度一致性和再现性,需要对酸奶发酵过程中的质量参数在线监测,以实现酸奶发酵过程在线监测。但是,目前在线监测技术局限在发酵终点判断上,对酸奶品质在线监测很少。因此,研究能够同时实现酸奶发酵终点判断和品质检测的在线监测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酸奶为研究对象,
KDM4家族基因是编码组蛋白去甲基化酶的家族基因中的一种,是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的重要亚家族基因。KDM4家族基因通过和甲基化酶动态的相互作用来影响组蛋白甲基化修饰,这些基因通过催化去除组蛋白N末端赖氨酸残基上的甲基,进而参与特定基因的转录、异染色质形成、细胞的发育等多种生命活动的调控。目前,对于该家族基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或小鼠上,其在猪上各组织的表达情况及与公猪繁殖能力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目的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生发展涉及多个基因共同作用,目前临床上尚缺乏高效特异的生物标志物。本研究基于蛋白组学技术已筛选出差异蛋白HtrA3,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结合蛋白表达验证和细胞功能实验研究,探讨HtrA3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表型的影响,以期为结直肠癌提供早期诊断或预后治疗的潜在蛋白标志物。方法1.(1)严格按照纳入标准分别选取25对和24对结直肠癌组织和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采用
在中国经济飞速增长的背后,能源消耗随之愈加严重,解决能源消耗问题是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议题。其中,建筑总能耗在全国总能耗中的占比较高,且随着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建筑能耗目前仍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能耗控制是缓解建筑能耗行之有效的途径,也是实现节能最直接的方式,而有效的能耗控制以预测为前提,故能耗预测性能的提升成为了节能领域的一大热点。然而,能耗预测的实现需要收集不同状态下的能耗数据,而获取大规模
长期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带给社会的不仅是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还有日益严重的能耗问题,在这之中,建筑所消耗的能源总量在社会总能耗中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加。根据《2018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建筑在能源方面全年的消费总量为8.99亿吨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20.62%,其中公共建筑能耗占建筑能耗总量的38.53%,城镇居住建筑能耗占比37.71%,农村建筑能耗占比2
目的探究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与食管鳞癌发病及其预后的关联,并探究血清PG的影响因素,以期发现食管鳞癌患者发病及预后的生物标志物,为食管鳞癌发病和预后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血清PG与食管鳞癌发病关联: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以福建省肿瘤医院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205例食管鳞癌患者为病例组,以来源于福清市居民慢性病前瞻性队列,按性别和年龄进行1:4倾向性评分匹配得到的
【目的】1.通过代谢组学分析筛选胃癌血浆差异代谢物,以期寻找可靠的胃癌诊断生物标志物。2.基于代谢组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mGWAS)鉴定与胃癌血浆差异代谢物相关的代谢数量性状位点(m QTL),以期为发现与胃癌相关的遗传生物标志物提供参考。3.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从代谢相关基因作用模式的新视角探索胃癌的可能发生机制。【方法】1.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对233例胃癌患者及年龄、性别、吸
目的:结直肠癌(CRC)患者对以奥沙利铂(Oxaliplatin,L-OHP)为主的化疗耐药是其生存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因此积极寻找耐药机制及探索新的治疗靶点相当重要。我们前期研究对结肠癌细胞实施全基因组敲除并在L-OHP筛选压力下,发现“线粒体核糖体蛋白L34(mitochondrial ribosomal proteins L34,MRPL34)”的缺失可能是L-OHP耐药的关键因素。本课题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