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激发教师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关键因素,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全日制教育硕士作为未来教师队伍的新生力量,其教育教学反思的发展状况值得我们关注。但目前关于职前教师反思发展的相关研究较少,研究对象较为分散,对全日制教育硕士反思发展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本研究对全日制教育硕士反思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研究采用调查问卷法对已完成教育实习的D师范大学的全日制教育硕士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全日制教育硕士反思发展调查问卷”,从“平时反思”、“课程学习反思”、“实习反思”三个维度来考察当前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反思发展状况如何,以及探讨反思发展与教育硕士成长的影响。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40份,实际回收问卷231份,回收率96.25%,剔除无效问卷5份,其中有效问卷226份,有效率97.84%。研究发现:(1)从整体来看,全日制教育硕士在上述三个维度的活动中都能开展一定的反思,平均值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全日制教育硕士“平时反思”、“课程学习反思”、“实习反思”之间有显著相关关系,其中“平时反思”与“实习反思”相关较大,与“课程学习反思”的相关较小;另外“课程学习反思”与“实习反思”的相关大于“平时反思”;(3)反思发展状况对全日制教育硕士能力发展有显著影响,而且处于不同反思发展水平的教育硕士,对反思促进能力发展的认识存在显著差异,高反思发展水平组在反思促进作用的几个方面上均高于低水平组;相关分析发现,“实习反思”与反思促进作用的相关性要高于“平时反思”、“课程学习反思”;逐步多元回归得知,对反思促进作用认识的最具影响的因素是“实习反思”;(4)全日制教育硕士性别、培养模式类型影响反思发展状况,其中男生均值得分在“课程学习反思”上高于女生;就两种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模式来看,“课程学习反思”、“实习反思”两个维度上,“全程贯通一体化实践模式”下反思发展水平显著高于传统的“课程+实习”培养模式;此外,缺乏反思技巧的学习与训练、自身理论知识不足也影响其反思发展;但反思发展不存在显著的专业上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