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行不同调压井布置方案的比较研究是长有压引水式水电站规划、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如何合理布置调压井的位置,不仅关系到有压隧洞和压力管道的布置,还关系到整个有压引水系统水力过渡过程的稳定性。如何在满足水轮机组运行工况下,更有效地防护水锤,更高效的减弱引水隧洞的压力脉动,更直接的避免对整个机组运行状态的影响,以及更经济环保的设置调压井,这些方面都是合理的设置调压井型式所要综合考虑的主要因素,也是进行调压井引水系统水力过渡过程研究的目的所在。对有压引水式水电站的调压井布置方案的研究,本质是基于工程建设的基础上,对有压引水系统非恒定流水力过渡过程研究的深化应用。因此本文内容是一项很契合工程实际需要研究的课题。 本文结合一工程实例,建立了引水式水电站压力引水系统水力过渡过程分析的数学模型,及各种边界条件,包括进水口边界、分岔管边界、不同布置方案的调压井边界、以及水轮机边界,充分考虑的机组转速变化对水轮机流量的影响,这更加符合混流式水轮机的特点,实现了水锤的压力波动和调压井质量波动的联合计算,保证了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其成果对于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合理确定调压井布置有一定指导作用,对长距离有压引水式水电工程的建设有很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