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发展对中国政治安全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ghngfhf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治活动的本质,在一定意义上是信息传播的过程,无论是统治阶级治国理政,还是民众参与国家政治社会生活都需要信息的交流。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人类历史上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充分展示了混沌学中的“蝴蝶效应”,对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的变化有极强的影响力。国家安全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扩大了领域,国家政治安全的范围进一步扩展。在互联网时代国家政治安全发展为,既要全方位的对外部政治力量进行有效防御以保护国家主权不受侵犯,也要对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力量进行整合以保障公民权利得以实现,从而保证国家政治稳定和民主参与的动态平衡与良性互动。罗尔斯提出“作为公平的正义”,是说社会合作的条件是在公平的条件下一致同意的,所得到的也将是一个公平的结果。那么,以保护国家主权独立和保障公民权利实现为契约条件,协调国际国内力量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就会得到公平正义的结果即“政治安全”。所以,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实质就是坚守“公平正义”,保护国家主权独立和保障公民权利实现。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互联网的两面性给国家政治安全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互联网发展有利于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推进民主政治发展,实现公平正义。与此同时,我们要认识到由于我国互联网技术领域处于劣势,容易丧失网络话语权,致使国家主权受到冲击。部分网络强国利用其技术优势打破网络边疆,冲淡公民对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认同感,从而危害我国意识形态的安全。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网络基础设施普及与互联网应用不对等的因素,有可能会加剧社会贫富差距,危害我国公民权利的实现,致使政府公信力降低,从而严重影响国家政治安全的稳定性。在互联网时代,我们要客观认识到“互联网”是传播信息的媒介,是国家发展的手段,亟待我们在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的过程中,时刻关注互联网对国家政治安全的影响。在未来,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核心技术的完善,把控网络主权,维护国家主权安全;树立“网络边疆”意识,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提高公民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认同感,维护国家政权的稳定;坚守公平正义,建立命运共同体,来促进公民权利的实现,保证国家政治安全。
其他文献
物业服务领域因安全保障义务引发的纠纷越来越多,我国《侵权责任法》第37条规定的安全保障义务主体仅仅包括宾馆、酒店等公共场所的管理者以及群体性活动的组织者,并未将物业服
共青团干部是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年思想的引领者和青年活动的组织者,也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骨干力量。  延吉市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对于推动延吉市经济文化
本文将对欧盟电子商务争端解决机制做宏观(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背景)和微观(欧盟电子商务的具体机制和规则)的介绍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中国可以借鉴的经验:重视电子商
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和思想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本身具有的高度开放性,使得网络中充满各种质量参差不齐的信息,因此高校的隐性思政教育环境也
自由主义是近代以来在西方占主导地位的政治思潮。它在清朝晚期随着西风东渐而传入中国,逐渐成为影响中国社会历史走向的重要力量。蔡元培先生是西方自由主义理念同中国优秀文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