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人参根围VA菌根真菌资源及其双重培养体系的研究

来源 :吉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吉林省主要人参产区的五个参场人参根际土壤分离得到4属14种VA菌根真菌, 鉴定出了10种.文中对这些种类VA菌根真菌形态学特征进行了描述,并对这些种的频度、优势种类及孢子数量的季节变化等进行了研究.采用双重培养技术,利用培养出菌丝的人参小根段作为接种物在MSR培养基上侵染转RiT-DNA的胡萝卜根器官,建立了人参VA菌的培养体系.观察了菌丝对根器官的入侵、在根内的分布等特征.胡萝卜根部侵染率高,形成许多泡囊和丛枝.含有菌组织的小根段,由于含有泡囊和胞间菌丝而显示出更大的侵染潜力.
其他文献
光镜观察来源于新疆甜菜根部油壶菌(Olpidium sp.)的游动孢子囊、游动孢子及体眠孢子的形态、大小及特点,结合生理及寄生虫特性,将寄生甜菜根部的油壶菌鉴定为甘蓝油壶菌ⅰOl
随着国民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交通和物流系统的智能化需求越来越迫切,激光测距技术得到了广泛研究与发展,诞生了多种测距技术与测距系统.由于激光测距技术具有精度高、抗干
苦皮藤素Ⅴ是从杀虫植物苦皮藤Celastrus angulatus MAX.根皮中分离的一种对昆虫具毒杀活性的新化合物,已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本试验应用电镜技术和生化方法,研究
本文以苯并三嗪酮为母体结构,通过合理引入潜在的活性片段,设计并合成了三个系列苯并三嗪酮类衍生物,并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 NMR)、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核磁共振氟谱(19F NM
该论文以不致病的葡萄土壤杆菌(A. vitis)E26菌株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防治根癌病相关特性开展以下四个方面工作.以E26和土壤杆菌属不同种的36株根癌菌为材料,生防菌K84和HLB-
该试验在室内用盆栽法对氰草津和莠去津混用进行了生物测定,为了便于其工业化,商品化,对二者的混与制剂作了配方筛选,研究了制剂的物理稳定性,同时建立了该制剂的分析方法,最
1、在1997年到1999年的两个小麦生长季节里,在中国农业大学科学园设置的穴播小麦品种圃中,采用分小种圃人工接种,调查反应型、普遍率和严重度并计算综合病情指数的方法,共测
五氯硝基苯(Pentachloronitrobenzene, PCNB)是一种有机氯类杀菌剂,性质与六六六(HCH)、滴滴涕(DDT)相似,性质稳定易残留。由于五氯硝基苯在农田大量使用,很多研究检测到五氯硝基苯在环境介质(水、土、大气等)中残留,严重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并可能威胁人类的健康。紫花苜蓿是世界上种植面积较大的一种多年生豆科植物,有“牧草之王”的美称,抗逆性比较强。本文主要目的是分析对比不同
该文较详细地研究了除草剂安全剂R-29148和AD-616的合成.选用容易得到的环氧丙烷,氨水,碳酸氢氨,二氯乙酸,三氯化磷,丙酮,环已酮等为超始原料,通过合成中间体异丙醇胺,二氯乙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是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之一,小菜蛾绒茧蜂是上菜蛾的幼虫寄生蜂.该文通过室内外试验,对小菜蛾绒茧蜂的寄主选择行为、寄生效能进行分析,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