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从民营医药企业角度出发,对医药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研究,上世纪九十年代后,信息技术以一个极快的速度发展起来,引发了一轮历史性的社会变革,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发达国家相继认识到了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并将其上升到了战略性的高度上,筹划了一系列的战略举措,具备代表意义的为德国的21世纪信息社会计划、法国的信息社会行动计划等。时至今日,信息技术已经逐步成为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成分,有力的推动着世界工业的发展。我国政府也加大了对信息技术的扶持力度,积极的展开信息化战略部署,在各级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对我国工业转型升级起到了促进作用。 从现阶段形势来看,企业逐渐倾向于通过信息化以及研发设计来提升其自主创新能力。主张利用信息化来提升研发水平,追求时效性与低成本优势。目前,已经基本在制造业实现了数字化与信息化管理,信息管理已经覆盖了整个生产过程,成功的取代了传统的管理方式。与此同时,一些机械制造企业也逐步过渡到集成应用阶段。 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也在信息技术的冲击下焕发了新的活力,制造业积极探索新型生产经营模式,业务外包的出现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由此可以预测,生产性服务业必然会走上大规模定制的道路。与此同时,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将会持续加快,产业间的融合成为了大势所趋。传统产业面临着新一轮的变革,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朝着更富地方特色、更富生机与活力的方向迈进。新兴产业的出现,极大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力。 我国医药行业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成为许多省市的支柱产业。总的来说,我国医药行业存在"一小二多三低"的现象,即企业规模小、数量多、产品重复多、产品技术含量低、新药研发能力低、管理水平低。如何利用信息化推动企业发展,已成为摆在医药企业面前不可回避的关键问题。国内部分较大的医药企业日益重视信息化程度,并通过推进信息化建设进程,有效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