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活血法对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子代生长发育的随访研究

来源 :中国中医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you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研究背景不孕症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一种常见疾病,是指有规律性的生活,未避孕12个月及以上而未获得妊娠者,有原发性不孕和继发性不孕之分,在中医典籍中有“全不产”和“断绪”之分。导致不孕症发生的病因复杂繁多,排卵障碍和盆腔因素是主要原因,而排卵障碍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不孕症的发生中所占比例约有20%-40%。在下丘脑-垂体-卵巢生殖轴、神经中枢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共同调控下,正常的排卵过程才得以顺利进行,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异常,如下丘脑-垂体轴功能异常、正负反馈机制异常、卵巢因素、其他内分泌腺功能异常以及年龄、肥胖、精神压力等其他因素均可引起女性排卵障碍的发生。对于排卵障碍性不孕的治疗,西医主要采用药物促排的方法,还包括手术治疗、心理治疗等,临床虽取得一定的疗效,但不良反应发生几率较高,如OHSS、子宫内膜发育迟缓、LUFS、黄体功能不全等,最终导致多胎妊娠、异位妊娠、低妊娠率、高流产率甚至胎儿畸形等问题。历代医家认为,排卵障碍性不孕的发生并非单一脏腑功能失常所引起的,而是多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功能失调多因素综合作用所导致的结果。排卵受孕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以肾为本,需要肾阴滋养,肾阳鼓动温煦,肝气条达、冲任气血通畅等多方面的协调平衡,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异常,均可影响排卵功能,最终导致不孕。其中肾虚是导致排卵障碍性不孕的最基本病机;肝气郁结是其常见原因;冲任失调是其重要原因;瘀血和痰湿是其重要病理因素。中医药具有多途径、多靶点、多种形式等特点,在对排卵障碍性不孕的治疗上存在着一定的优势,有辨证论治、单方验方、中成药、针刺、艾灸、针药结合治疗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等多种方式。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放开,生育需求显著增加,而生育年龄的后延使得女性生育能力面临严峻挑战,不孕症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排卵障碍性不孕既具有不孕症的特点,又具有其自身特殊性,本研究团队以“生殖健康与优生优育”为宗旨,自20世纪90年代一直致力于“调经种子”的系统研究,分别从病理机制、组方依据、实验及临床研究4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排卵障碍性不孕“肾虚血瘀”论。课题组认为肾虚血瘀是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主要病理机制,其中肾虚是排卵障碍性不孕的决定性因素;血瘀是排卵障碍性不孕一直贯穿始终的重要因素。二者互为因果,影响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使卵泡生长发育及有序排出受阻,导致排卵障碍性不孕。临床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以补肾活血为大法,重点在调节“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自拟补肾促卵方,经过前期多项临床和实验研究证实,补肾活血法可以调控肾-天癸-冲任-胞宫轴,改善卵巢功能,提高卵母细胞质量,促进卵泡顺利排出,提高子宫容受性等,突出中医“异病同治”“以证统病”的诊治思维模式,取得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2.基于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中医诊治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研究热点及趋势2.1目的通过利用科学知识图谱,对近20年来中医药领域诊治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中文期刊文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可视化分析,梳理并总结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挖掘出其研究热点和前沿趋势,旨在为中医诊治排卵障碍性不孕的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2.2方法从中国知网(CNKI)中导出2116篇中医诊治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中文期刊文献,导出格式为“Refworks”。通过Citespace软件对文献数据进行转换成“download***.txt”格式,进一步去除综述、评论、报告等类型文献以及重复文献,最终由1614篇有效文献纳入分析范围。运用NotexpressV和Excel 2013对纳入文献的总发文量、作者、研究机构、期刊等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应用Citespace5.7.R3和VOSviewer1.6.15软件绘制以有效文献的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作为节点类型的科学知识图谱,且对三个图谱指标进行可视化分析。2.3结果1.从年度发文量来看,近20年中医药诊治排卵障碍性不孕领域的发文量总体呈快速上升趋势,近五年来年均发文量175篇。但2020年发文量为152篇,可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较2019年有所下降。2.从发文作者及合作网络来看,对发文量前10位的作者进行统计分析,发文量前3位的作者为谈勇20篇、马堃13篇、王璇11篇。中医药领域内形成了以谈勇、马堃、庞保珍、庞秋华、王秋琴等为学术带头人的较稳定的合作团队。3.从研究机构及合作网络来看,共涉及458个机构,发文量最多的是南京中医药大学,达45篇,并形成了以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和辽宁中医药大学等为核心机构的同地区机构合作团体。4.从期刊杂志来看,全部文献共计发表在317个期刊杂志中,光明中医发文量最高,高达42篇。5.从高频关键词可以看出,“多囊卵巢综合征”出现的频次最高,达687次;得到10个高中心性关键词(中心性≥0.1),多囊卵巢综合征、克罗米芬、中西医结合、针灸疗法、临床疗效、促排卵、名医经验、黄体功能不全、中药周期疗法、临床研究,代表目前中医药诊治排卵障碍性不孕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6.从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中来看,共形成14个聚类标签,分别是:#0二甲双胍、#1名医经验、#2克罗米芬、#3来曲唑、#4黄体功能不全、#5子宫内膜厚度、#6中药周期疗法、#7促排卵、#8针灸疗法、#9激素水平、#10补肾活血、#11中西医结合、#12痤疮、#13高泌乳素血症。7.从突现词可以看出,多囊卵巢综合征、肾虚血瘀和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是近20年来的关键突现词。2.4结论1.同地区的作者和机构团队数量较少,作者之间和研究机构之间的联系较弱,不利于形成稳定的合作网络。2.PCOS、肾虚血瘀和DOR有可能成为以后中医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3.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来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值得深入探索和挖掘。4.对临床疗效的评价体系不仅仅局限于总有效率和排卵率,还包括激素水平、卵巢功能、子宫内膜、妊娠率和妊娠结局、生活方式干预、患者心理状态等。5.数据挖掘、随机对照研究、循证医学、真实世界等高质量研究方法也会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3.补肾活血法对肾虚血瘀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子代生长发育的随访研究3.1目的经过补肾活血法治疗以后,对成功妊娠并分娩的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进行随访调查,并观察其子代的体格发育的相关指标,评价补肾活血法在临床中的治疗价值,旨在为后期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更好的指导和服务临床。3.2方法经马堃教授补肾活血法治疗以后,选取成功妊娠的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证型为肾虚血瘀)共205例,通过随访调查,筛选所顺利分娩的30例活产子代(0-3岁)作为观察组;并以小儿年龄(出生月份相同)、出生地区、父母基本情况等作为匹配因素,随机抽取同时期于北京某地区医院自然受孕者所分娩的子代32例作为对照组,经病历回顾、儿保手册查阅、邮件和电话随访等形式进行调查研究,比较两组子代体格发育情况。3.3结果1.对62名婴幼儿进行体格发育情况的随访调查,观察组30人,对照组32人,两组间父母的生育年龄、学历和喂养方式之间(P>0.05);两组婴幼儿均未发现有出生缺陷;两组均为单胎;两组均为足月产。2.两组间小儿的性别、分娩方式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婴幼儿1分钟Apgar评分均>7,均属正常。3.观察组子代的平均出生身长、体重与对照组子代的出生体格发育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间出生头围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观察组子代的1岁、2岁、3岁时身长、体重、头围与对照组子代的同时期体格发育指标(P>0.05)。3.4结论1.两组间小儿的基线资料均衡性较好,具有可比性。2.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子代未发现出生缺陷,补肾活血法安全性较好。3.补肾活血法对子代的体格发育未发现不良影响。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科学评价抗疣驻景方治疗早中期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治疗提供临床证据和新的治疗方法。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双盲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根据本研究制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纳入早中期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120例,采用R语言软件,将研究对象按治疗组与对照组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各60例。治疗组口服抗疣驻景方颗粒剂治疗,对照组口服抗疣驻景方安慰剂治疗,服用方法均
目 的通过考察雷公藤内酯酮对U937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周期分布情况、凋亡情况、RNA-seq、mRNA以及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的影响,雷公藤内酯酮对SHI-1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分布、凋亡及相关蛋白的表达的影响,雷公藤内酯酮对NB4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以及凋亡情况的影响,探讨雷公藤内酯酮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作用机制。方法1.雷公藤内酯酮对白血病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雷公藤内酯酮作用于
研究背景据估计,全球2020年新发结直肠癌病例超过190万例,死亡93.5万人,约占癌症病例和死亡人数的十分之一,结直肠癌发病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三,死亡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二。肝转移是最常见结直肠癌的远处转移,29%-40%的结直肠癌患者发生肝转移,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化疗、射频消融及放疗。有大量结直肠癌肝转移生存预后的临床预测模型被开发,但是其中只有不到1/4的临床预测模
研究目的:本研究在“胃不和则卧不安”中医传统理论指导下,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睡眠质量进行研究,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失眠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为中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失眠提供理论指导,观察不同睡眠质量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胃电活动及自主神经功能特点,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失眠的共病机制,为临床治疗、调护及提高临床疗效提供新的临床思路。研究方法:1、制定纳入标准,纳入182例2020年1月至2020
1.研究背景白塞病(Behcet’s disease,BD),是一种以口腔及外阴溃疡、眼炎和皮肤损害为临床特征,与自身免疫相关的血管炎症性疾病,疾病发展至后期可累及多个系统。白塞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明确,西医药对本病的治疗暂无特效药物,治疗上主要以局部治疗及对症治疗为主,但西药大多副作用大,且停药后易复发,对于本病的治疗,中医学从治病求本、辨证论治出发,有一定的优势,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可以
研究目的依据古今理论及相关文献研究,通过住院病历收集临床资料,分析相关数据,从而进行1型与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的证候探讨。研究方法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2009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12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1型糖尿病肾脏疾病病历筛选采取“普查”的方式,全面收集所有病历;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采用判断抽样法以不低于200例的样本量进行病历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
研究目的: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清金化浊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慢阻肺急性加重(AECOPD)痰热蕴肺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探究该组方的临床作用,为该组方的临床运用及推广提供依据。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根据本研究的纳排标准,筛选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呼吸科住院的AECOPD(痰热蕴肺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是否接受中药(清金化浊方)治疗分为暴露组(8
文章介绍了现代煤化工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环境挑战,并对现代煤化工废水组成及特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有机废水和含盐废水进行分类收集、分质处理、分级回用,现代煤化工废水处理系统从重视单元技术发展为统筹考虑工艺衔接和源头治理的关键技术集成,形成了废水预处理-生化处理-再生水回用-含盐废水膜处理-蒸发结晶处理的基本技术框架。同时,针对现代煤化工项目废水处理系统实际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思路,
研究目的近年来,特发性眼睑痉挛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该病晚期可出现持续闭眼甚至功能盲,不仅严重影响工作与生活,且易对个人情绪造成负面影响。治疗上,目前该病以对症治疗为主,如口服抗精神病药物、手术治疗、A型肉毒素局部注射等,以上治疗都存在不能去除病因、副作用大、难以解除患者的眼、面、舌等多部位病变的难题。中医注重整体辨证,治病求本,可统筹解决不同病变部位疾病,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本研究旨在系统观察中医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评价益气明目颗粒治疗眼压控制后气虚血瘀型POAG的临床疗效;通过网络药理学技术对益气明目颗粒黄芪、当归、赤芍、红花等7味中药进行研究,探讨益气明目颗粒的有效成分和靶点,为临床研究提供药效物质基础。第一部分益气明目颗粒治疗眼压控制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临床疗效观察目的:评价益气明目颗粒治疗眼压控制的气虚血瘀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将32例符合纳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