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系统的能量研究能够从根本上反映系统的功能及现状,现阶段对于系统能量研究的最新理论就是能值理论。本文选取了白音锡勒牧场七连作为研究区域,运用能值理论对典型草原放牧生态系统进行评价,旨在评估该地区的发展现状并对其做可持续发展评价。根据生产方式及畜群结构,将研究区家庭牧场的生产经营模式分为了7种,并选择了净能值产出率、环境负荷率、能值投资率、能流循环指数、基于能值分析的可持续发展指数等能值指标,对各经营模式进行分析探讨,得出以下结论:(1)典型的放牧、打草的经营模式仍为该地区主要的生产经营方式,其中只养山羊的经营方式的能值利用效率较低,对系统环境依赖较小,系统较稳定;畜群结构较复杂的经营模式要比畜群结构单一的经营模式对草地产生的压力大,但其系统发展程度较高,且发展空间较大。(2)家畜和草场全部出租的经营模式对草地的压力小,系统稳定,系统可持续性高,尽管这种经营方式的生产效率很低,但发展空间大。(3)出租家畜、出售牧草的经营模式对系统的能值投入很少,且没有无机能的投入,因此对草地产生的压力最小,系统稳定,能值利用效率最高。不过,系统发展水平仍然很低,且对环境的依赖性最大。出租部分家畜的经营模式对草地的压力较大,系统稳定性较低,可持续性较低,但发展程度高。在畜牧业生产实际中,不同经营方式的结合比单一的经营方式更有利于促进系统的发展。(4)增加可更新有机能的投入,提高畜群结构的多样性,科学经营管理;扩大经营规模,发展多种经营模式;发展多种产业,充分有效地利用当地资源,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