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可染,20世纪的中国山水画大师。他一生都在进行写生山水画的写生实践。他在一步一个脚印的实践过程中,非常重视绘画理论的研究,留下了不少的理论研究著作和资料。学习山水画,投身到大自然中去,进行写生创作,他不仅是一个“苦学派”,更是一个善于思考、总结的学者。“做一辈子的基本功”和“天天做总结”是他在七十岁时,对自己这几十年的艺术生涯的评价,真可谓是精于勤而深于思。李可染的写生山水画体系包括两个方面: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简单来说就是李可染的向天向地论。即“艺术要向天、向地。天,是理论观点;地,是自己的实践”。①可见要画好山水画,一定要投身到大自然中,闭门造车是行不通的。李可染的写生山水画主要分为学艺师承、笔墨写生、造境艺术和大胆创新这四个部分。从扎实的基本功到广泛师承,加上自身过硬的笔墨技巧,再不断地自我突破和创造,最终形成自己的独特的山水画体系。李可染是一位广泛求师、博采众长的大师。他不但向历代的名画名师学习,向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等大师学习,还去向西洋画法学习;也还向诗人、演员、琴手、书法家学习,广泛地吸收其他艺术的长处。他学习绘画绝不急功近利,他常说:“艺术的功底要扎得牢固,根底要扎得深广,才能成为参天大树。不然,只能冒出几颗‘豆芽菜’,独根独苗,单薄得很,不能成器”。李可染通过认真的学习继承,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革新,在变化中寻求发展,最终实现自我突破,构建出自己独特的风格。李可染的写生山水画所强调的是深入现实生活实际,把生活中所提取的素材加以概括,并用艺术语言提取出来。李可染的写生山水画不是一味地照搬照抄的公式可套用的。按照他的话来说,任何艺术都有自己的规律,但规律绝不等同于简单的公式化。李可染认为写生是一种对客观物象不断认识和升华的过程。作为一个山水画家,要以生活为师,在写生实践中“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来进行山水画创作。李可染的写生实践不是偶然的,他在传统山水画中苦练基本功,又直面自然,在生活中寻找灵感,又通过概括、夸张、剪裁等方法,最终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李氏山水”。李可染身处在风云变幻的20世纪,在经历每一次巨大历史转折时,在绘画方面他都用开放的眼光和大胆的实践,积极的面对时代的变革,与时俱进。是时代的浪潮将李可染推向了艺术绘画高峰,但这也与他自身苦学,精于画,勤于思的作风分不开。李可染的写生山水画对20世纪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有着承上启下的意义,他不愧为现代中国山水画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