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汉语存在范畴多维研究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eedie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学中的大多数概念和哲学类别都已成功地用于描述语言现象。存在范畴也不例外,它在语义逻辑的影响下,由存在的语言认知范畴来呈现,并通过语言符号(主要的和次要的)对存在的各个方面进行认知交际的阐释。现代语言学在带有简单句法结构的基本语句中,即在每个述谓性命题中也发现了存在性类别。语言不仅提供了知识交换的过程,而且还充当组织的主要手段,将非语言方式转化为语言方式,赋予它们可交流的形式,并从中构建世界语言图景。《词源》中对“存在”的解释为:持续占据时间或空间,实际上有;泛指各种事物或现象。本文结合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理念对存在范畴的界定表示为:存在概念是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表达事物或现象的一种“从无到有”或“从有到无”的存续状态和情景。此外,存在是一种语言意识、意象思维状态,人类能够通过大脑的意象思维感知存在,在结构构建上,存在范畴是多层级的,能够在句法和词汇层面得以表达。本文以俄汉语存在范畴为研究对象,采用从语义到形式以及从形式到语义的研究路线,结合句法学、词汇学、语义学、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对俄汉语存在范畴进行全方位的多维研究。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包括前言、正文、结束语和参考文献。前言部分主要介绍本文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指出本文的创新之处、理论价值、实践意义以及论文的材料来源。正文部分共有7章。第一章主要是对俄汉语存在范畴的研究综述,梳理俄汉语存在范畴的研究现状,分析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本文的研究思路。第二章介绍存在的本体论范畴和存在的语言学范畴。本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简述存在的本体论范畴,分析哲学中的存在以及存在的形式体现。第二部分是介绍存在的语言学范畴,指出语言与存在的关系,并对本文的存在范畴概念予以界定,为本项研究奠定基础。本文第三章、第四章是论文的论述中心。以功能语言学理论为基础,以功能语义场为出发点,构建俄汉语存在范畴的多层级的表达机制,并分析其异同。在构建俄汉语存在范畴多层级表达机制的同时,分别对不同层级的体现形式作出归纳和对比。在第三章中,俄语存在句和称名句分别作为中心表达手段和外围表达手段进行结构和语义分析,并根据句子结构模式和全句限定语理论实现对句子结构类型的更新。同时探寻存在范畴通过思维意识层面所折射出的语言形态,主要包括主从联系的词组、词组代句形式、双重否定结构。在汉语存在范畴的句法表达中分析了汉语纯存在句、属有性存在句和非谓语句和兼语句以及定中结构等表达存在语义的语言现象。最后对俄汉语存在范畴的句法表达机制作出对比。第四章是从词汇—语义的角度出发,分析俄汉语存在范畴的词汇表达层面。在词汇体系表达中,根据词汇—语义聚合关系,将俄汉语存在动词分为纯存在动词和词汇化存在动词,并分别归纳各类动词在表达存在语义时的语义条件。最后对俄汉语各类存在动词进行对比,寻找在表达上和翻译上的异同。第五章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俄汉语存在范畴情境下的象似性,并借助认知语言理论对存在范畴情境下的时间性和空间性进行分析和探索,从而总结出俄汉民族在语言认知上的思维差异,并抽象概括出俄汉语存在范畴所折射出的民族时空观。第六章从系统功能语法的角度出发,根据加的夫模式对关系过程的分类标准,实现对俄汉语存在句的重新语义类型更新,并从经验功能、交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对各语义类型进行对比和分析。第七章从功能的角度,归纳和总结俄汉语存在句和存在结构在句法、语义、语篇方面的功能体现,实现俄汉语存在范畴的全方位的多维审视。
其他文献
期刊
选择重庆主城九区作为典型案例,基于百度慧眼识别的就业人口与居住人口数据,通过测算就业-居住偏离度指数分析其人口分布特征与职住空间关系,划分就业主导区、基本匹配区与居住主导区。并基于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数据,在对产业进行综合因子分析基础上,定量化识别产业综合因子和地形因子对重庆主城九区职住空间匹配性影响。结果表明:1)重庆市主城区的就业与居住人口空间分布趋势具有一致性特征,整体上呈现“中间高、四周低”
近年来,元话语研究成为国内外语言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以语用学顺应论和关联论为依托,以俄罗斯语言学权威期刊《语言学问题》刊载的学术论文为语料,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俄语学术语篇中元话语的使用特征、语用功能及其生成的语用机制进行研究,旨在揭示学术语篇中元话语生成和理解的语用本质,以期为国内俄语学术写作教学提供有益的启示。本研究共七个部分,包括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绪论主要对本文的选题依
在浩瀚的德国儿童文学书海中,历来不乏纷繁的中国元素。相较于以往多以中国民间故事和历史故事为题材的儿童文学作品,新世纪德国儿童文学体现出更为鲜明的时代特色:当代都市形象与现代性批判、华裔移民与混血少年、互联网时代及一系列当代重大事件成为构建中国形象的重要元素。与此同时,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变迁、新兴亚文化现象、中国“红色文化”同样受到关注。新世纪德国儿童文学的中国书写犹如一面多棱镜,体现出作者褒
翻译涉及两种语言、两种文化、两种思维、两种认知之间的转换。在此过程中,语序处理得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了译文的质量与可读性。作为一种常用的转换方法,翻译移位在俄译汉过程中的运作受到语言学多种维度内部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本研究以俄译汉过程中产生翻译移位的句法成分、语言单位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语言学的若干平面,分别从语法、语义、修辞等视角出发,综合采用双语对比、语料库等科学研究方法,将定性研究
查尔斯·雷兹尼科夫(1894-1976)是美国犹太诗人中的大器晚成者。他一生多产,出版了十六部诗集和多部戏剧、小说、历史题材类的作品。1962年,随着他的诗集《在曼哈顿河边》的发表,雷兹尼科夫才被大众所熟悉。雷兹尼科夫早中期创作生涯的默默无闻并没有妨碍美国文学批评家、同时代的诗人和其后续诗人对他的肯定和赞誉。有评论家指出,雷兹尼科夫是“美国犹太诗人中的泰斗”,将现代主义者的感性、都市景观的意象和对
二战之后,反思清算历史,克服历史积弊成为德国当代文学的关键词,回忆文学作为集体记忆的重要媒介,回溯和重现战争造成的创伤历史。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幸存一代逐渐老去,亲历战争和纳粹大屠杀的见证者越来越少。战后新一代作家在阅读和研究大量历史文献的基础上,采取虚实结合的叙事方式,再现出那段充满灾难和痛苦的历史踪迹。德国当代女作家乌尔苏拉·克莱谢尔作为战后新一代作家的代表,2008年发表的小说处女作《上
备受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等世界级文豪推崇的苏格兰作家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Robert Louis Stevenson,1850-1894),尚未在中国学术界内引起足够的关注。虽有不少国外学者著书立说,但以苏格兰阐释共同体为主导的史蒂文森研究,仍
20世纪70年代的“新主体性”文学虽然持续时间不长,却因为在文学作品中既包含现实主义方式又反映后现代主义风格而具有特定研究价值。主体性问题是这一时期文学作品反映的重点,尼科拉斯·博恩的小说《故事的背地面》便属于其中。我们借助拉康“想象界——象征界——实在界”的主体三界说理论来研究博恩笔下面临主体性问题、在自我毁灭和自我救赎之间徘徊与挣扎的主体形象,从而更好地理解当代主体遭遇的主体性问题。《故事的背
词汇在二语学习和运用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词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从无到部分再到精确、不断累积的过程,其途径有二:刻意学习(intentional learning)和附带习得(incidental acquisition),两者各有优势,互为补充。但是,研究表明,学习者掌握了3,000词族左右的高频词后,附带习得是词汇发展的主要途径。二语词汇附带习得研究的最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习者在听、读等语言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