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内外危机事件频频爆发,使人们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因而被广泛关注。对危机事件报道的研究越来越多,但主要从新闻角度分析危机报道的功能、模式、制度、策略、危机报道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变化等方面研究;英汉危机报道的对比研究也有,但局限于从新闻学角度分析。从语篇语义方面,特别是从评价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由Martin等人提出并不断完善的评价理论(Appraisal Theory)是功能语言学(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中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的新发展,关注语篇中可以协商的各种态度,即作者/说话者如何使用语言资源评价、确立态度、构建语篇角色和协调人际关系,包括三大主系统:态度、介入和级差。介入系统用于研究态度来源,关注作者/说话者如何向受众表明自己的价值立场,争取跟受众结盟。本研究通过分析英汉危机报道中各种介入资源的分布情况,探讨这些资源在危机报道中的特点,了解作者是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做出客观、真实、中立的报道,继而发现英汉危机报道的异同,探究造成异同的原因。本研究采用的分析文本涉及十个话题,如地震,H1N1,空难等,每个话题选取四篇报道(两篇英文两篇中文)。这些文本都来自中国和美国具有影响力的各大新闻媒体,如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华盛顿邮报(http://www.washingtonpost.com)、洛杉矶时报(http://www.latimes.com/)等。利用专业语言分析工具UAM CorpusTool v2.0对文本中的各种介入资源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危机报道中也广泛存在介入资源,用以表达作者的立场和责任。英汉危机报道相似处:1)在进行危机事件报道时,两种语言采用的扩展资源(expand resources)都远远超过收缩资源(contract resources)。扩展资源为其他可能立场提供了足够的空间,这对难以确定事态发展方向的危机事件报道而言是非常必要的;2)归属(attribute)系统中,承认资源(acknowledge)占绝对优势。引用他人话语,可以突显危机事件报道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可信性;3)接纳(entertain)资源在英汉危机报道中的出现比例非常接近。接纳资源表示相关的立场是一种可能,可以避免独断的报道,因而被用来表示对危机发展的预测和建议。不同处:1)在收缩资源中,英语中的否认资源(disclaim)超过公告资源(proclaim),而汉语中的公告资源要超过否认资源;2)与英语相比,汉语危机事件报道中几乎没有出现否定资源(deny)。3)在否认资源系统中,英语危机事件报道的否定资源与反对资源(counter)出现的比例几乎齐平,而汉语更倾向于使用反对资源;4)在公告系统中,汉语的背书资源(endorse)在整个介入系统中的比例要大于其在英语中的比例。不同的思维方式、文化背景、传播传统及政治制度是造成这些差异的最大原因。本文应用评价理论的介入系统对英汉危机事件报道进行研究,分析不同介入资源的分布情况及特征,了解各种介入资源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分布差异,探究新闻采写者是如何利用介入资源做出客观、中立、权威的危机报道,深入了解危机报道的语言特征,探索英汉危机报道的语言异同及其原因,促进危机管理和不同文化的交流。研究结果证明评价理论可以用来分析危机报道,探究作者在报道中的立场。本研究为评价理论介入系统的应用性研究,旨在为评价理论在语篇分析中的应用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