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担保实务中,融资担保公司的担保业务主要分为融资担保业务和非融资担保业务。相对于融资担保业务,非融资担保业务因其风险相对较小而受到越来越多融资担保公司的青睐。在大多数情况下,担保公司工程保函非融资业务信用评审只能机械地复制融资性担保的相关流程和制度。在实践中,信用缺失的现状情况较为严重。随着国内宏观经济的低迷,担保公司的风险爆发相对集中,对整个行业乃至整个信贷市场都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从非融资性担保业务的原则来看,担保公司收的担保费实质上是提供非金融的服务费,而不是项目风险补偿费,这也是保险业与担保业的主要区别:保险业遵循“概率”原则,担保业坚持“零风险”原则。“零风险原则对于担保公司的可持续经营较为重要,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地控制风险,降低担保公司的赔偿率和损失率。非融资性担保业务是一种典型的高风险业务,但其收益水平较低。因此,在有效控制项目风险的同时,如何提高企业的可持续性和盈利能力,是保证企业和从业人员面临的重大问题。一旦信用评估出现失误,可能会导致金融市场的风险。但是,担保公司在开展业务时,采用质押抵减的信用方式,大大超过了质押资产的价值。这使得我国市场化担保公司对非融资性担保业务的风险排查和防范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目前,我国担保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市场成熟度的影响,担保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长春市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春市担保公司)工程保函非融资业务发展的现状和事实从担保公司工程保函非融资业务的案例分析入手,根据我国担保公司工程保函非融资业务发展的现状和事实,阐述了担保的经营特点,揭示了担保公司工程保函非融资业务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案例。针对已经发生的问题,分析了这些问题带来的潜在风险,制定了信用评价体系,并对担保公司的信用评审体系提出了深入的思考和建议。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非融资担保业的背景和历史沿革,通过对不同地域及地区担保业的比较,揭示了担保业在萌芽阶段的使命,和其表现出的现象和情况。然后,本文以长春市担保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近几年的项目发展情况和各种风险项目案例,对市场运行环境进行分析,分析担保公司在国家市场经济环境中面临的风险,找出担保公司项目风险产生的原因,总结出公司项目风险的成因,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案例担保公司的情况和总结的风险因素,对案例担保公司的信用评审体系进行构建,以避免未来业务流程中的风险集中爆发;为今后我国非金融担保业务的长期健康发展提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