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学习联盟指出:学生若想在21世纪取得成功需具备沟通、合作、创新、文化素养和审辨思维。培养公民必备的21世纪技能成为全球教育工作者共同的追求。中共十八大明确指出:学科素养成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途径。地理实践力作为高中地理核心素养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地理研究者的高度重视,而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成为我们研究的首要任务。传统以讲授型为主的教学模式不适宜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且《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倡导教师开展以问题为主的项目式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因此,利用项目式学习探究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对地理项目式学习开发与设计、落实地理核心素养、培养学生21世纪必备技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聚焦于探讨项目式学习对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这一核心问题,从以下五个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为绪论。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搜集与处理,分析该研究的背景与意义,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确定研究目的与内容、研究方法与思路。第二部分为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通过对地理实践力及项目式学习的相关概念界定,论述了项目式学习与地理实践力的相关性;并梳理了基于项目式学习的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基于项目式学习的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的现状分析。本研究以太原市中考分数线为依据,选取太原市六所高中72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高中生地理实践兴趣差异显著、项目式学习未被广泛使用、实践活动经历缺失和实践力水平差异显著等问题;通过对全国20名一线高中地理教师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发现教师虽然开始重视对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但是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地理实践活动开展受到很大的阻碍,例如课时不够、实践设施不完善等现象,以及教师专业素养较薄弱,对项目的开发、与教学内容的融合、项目评价等方面均存在一定问题;基于IFIAS对10节高中地理课堂进行定量分析,发现课堂实践活动形式化且学生参与度较低,并且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忽视学生已有知识。第四部分为基于项目式学习的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教学策略。基于现状调查结果分析,从社会、教育管理者、学校、教师和学生五个方面指出基于项目式学习的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的宏观环境支持;根据项目式学习的教学环节,从地理核心知识、驱动性问题、高阶认知策略、项目实践、项目成果和项目评价六个方面,建立其微观教学环节。第五部分为基于项目式学习的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项目案例。根据教学环节结合真实的生活情景,以“建设海绵学校”和“店头古堡的前世今生”为项目主题,进行应用研究。为进一步验证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利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由地理实践认知、地理实践方法、地理实践能力和地理实践意志品质4个一级指标和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信息获取、工具使用、活动实施、设计能力、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创新能力、实践态度、实践意志、实践情感和环境道德14个二级指标组成的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评价量表;通过前后对照实验法,利用地理实践力纸笔测试题和地理实践力评价量表对20名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有效性进行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