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政府机构工作人员,尤其是公务员的工作内容、形式均随之受到改革的影响,发生重要的转变。然而目前我国公务员行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尚存在明显的不足。为更好地管理公务员的行为,能够将绩效行为、公务员形象有机结合,揭示和探索公务员工作绩效的形成机制在目前的现实背景中具有一定的意义。另外,关系现象在中国政府组织中较为普遍。在组织的各类关系中,最为关键的一类关系是上下级关系(Guanxi)。与西方文化背景具有差异的是,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组织员工重视良好的私人关系的构建和维护。因而处理并维护好上下级关系是有效管理好公务员的关键要素。因此,本研究将以本土化的领导理论——家长式领导为理论基础,探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家长式领导对公务员工作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从领导-成员交换、上下级关系和主管承诺为三条中介路径,分别探索和揭示家长式领导对公务员工作绩效的影响路径。已有研究指出,家长式领导模式要有效,必须考虑儒家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员工传统价值观状况。因此,研究引入公务员传统性作为重要的调节机制,并且探索和考察传统性在家长式领导的影响方面是否具有重要的边界作用。本文首先通过文献回顾和整理,揭示家长式领导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分析其源起的文化背景,并指出家长式领导区别于西方领导理论对中国式领导效能的显著额外解释力。根据已有的研究,提出了家长式领导的三个维度与公务员工作绩效间的关系的方向,家长式领导对工作绩效影响的三条路径,以及家长式领导领导效能的边界变量等三个研究问题。同时,本文提出了本文的中国背景下家长式领导对公务员工作绩效的影响机制的理论研究模型。为进一步从实证上有效验证本文的理论模型,研究基于404套来自甘肃兰州市所属县区的政府部门的上下级配对数据,实证结果显示,(1)家长式领导的三个维度对公务员工作绩效具有不同方向的影响:仁慈领导正向预测工作绩效;德行领导正向预测工作绩效;威权领导负向预测工作绩效;(2)主管评价的中介变量在家长式领导与主管评价的工作绩效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3)公务员评价的中介变量(领导-成员交换、上下级关系、主管承诺)在家长式领导与公务员评价工作绩效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4)传统性在家长式领导与三个中介变量的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本研究基于中国的儒家文化背景,以县区级的政府公务员为研究对象,探究家长式领导在政府机构中的运作机制与效能,对于理解政府组织中的公务员管理,丰富家长式领导理论的研究均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本文将本土化的领导理论引入对政府机关公务员绩效的研究中,用中国文化背景下关系(Guanxi)来解释领导风格与工作绩效间的作用机制,考查不同视角下公务员绩效的影响机制,以及两种机制之间的差异。本文的研究结论丰富了家长式领导理论体系,拓展了家长式领导影响公务员绩效的理论观点,揭示了家长式领导对公务员工作绩效的影响机制,为有效预测公务员态度和行为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在实践中,管理者应多表现施恩树德行为,少表现弄权立威行为;政府部门领导者应保持与所有的部门下属发展良好的关系,给予关注和指导;有必要加强上下级间工作之外的互动,增强私人关系;加强政府管理者的选拔与培训,增强公务员对主管领导的承诺水平;充分利用公务员的传统性价值观,加强其对政府组织的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