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影视时代以后,小说与影视便形成一种双向互动关系:一方面小说为影视提供了多方面的艺术营养,加速了影视的艺术化进程;另一方面,影视促使小说进行系统调整,“影视化”已成为现代小说创作的新景观。前一问题的研究已有丰厚的积累,后一问题的研究尚待加强,这将成为本文研究的重点。 本文将小说放在影视的屏幕和视野中进行审视,通过对小说与影视关系的梳理和具体文本的解读,对现代小说的生存状态、创作方式、写作技巧、接受方式等进行深度的阐释与探究。小说在影响影视的同时,也在被影视所改造。从小说生态上看,影视已经形成明显的媒体霸权和接受强权,并以其视听传播方式的优势对小说进行挤压,影视化生存就成为小说的一种生存策略,从而使其审美价值和艺术功能发生变化。从创作角度看,传统小说的创作,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精神活动,遵循艺术创作的规律。而现代影视的制作,是一种集体行为,遵循文化工业生产的法则。小说要趋附于影视,就意味着小说创作具有工业化生产的某些特征。这样,小说文体裂变为两种体式:“趋影视体”和“超影视体”。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艺术技巧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以具体作品为例,运用细读法对小说文本进行微观分析,说明现代小说技巧与声音、色彩、光影、镜头、运动性等影视艺术表现手段之间的联系,进一步论证影视艺术对现代小说的影响。从小说阅读上看,文字阅读一直是小说的传统接受方式。影视艺术的产生,为小说提供了一种新的接受途径——视听感知。从此,小说接受进入文字阅读和视听感知相结合的“共读”时代。从小说批评上看,影视艺术为小说提供了新的批评方法。这种批评方法,运用影视业已形成的概念、范畴、体系和方法来对小说做出评价与判定。它注重小说作品的文本分析,涉及小说家的影视活动,关注小说的发展动态,体现了影视时代小说批评的趋向。结语认为影视与小说的二元并生、互动的艺术格局既说明了现在,并能昭示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