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是现代汉语口语和书面语中使用频率都很高的一个介词。汉语和韩语属于不同语系,两者结构差异很大。韩语中没有“介词”这一词类,在汉译韩的过程中,介词“从”通常被翻译成韩语助词,或者附加在其他词义上,加之介词“从”本身表义丰富,因此韩国学生在习得汉语介词“从”的过程中出现偏误的频率较高。本文首先从本体研究的角度,对介词“从”及“从”字结构的语义和句法功能作了分析。“从”在语义上可以表示起点和来源、表示经过的路线或场所、表示说话的着眼点或凭借的事理与依据;在句法功能上,“从”字结构在句中主要作状语,部分“从”字结构可以作主语和定语,但是并不常见。同时,将“从”与意义和用法相近的其他介词“由”、“在”、“跟”、“自”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虽然“从”与它们在用法上有许多交叉,但是仍有明显区别。其次,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与介词“从”相对应的韩语表达方式。“从”在表示起点和来源时,可以与韩语“(?)”、“(?)”、“(?)”、“(?)”、“(?)”对应,在表示经过的路线场所时对应韩语“(?)”,在表示凭借或依据时,对应“(?)”、“(?)”、“(?)”。从汉韩两种语言表达方式的对比中,笔者发现介词“从”与韩语助词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再次,以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为语料来源,分析韩国学生使用介词“从”的偏误情况,将其偏误类型分为遗漏、冗余、误代、语序错误四类,偏误原因主要是母语负迁移、目的语的过度泛化、英语翻译的影响以及教材编排等。最后,针对偏误原因,分别从教材编排、教师和学习者的角度提出了相关教学建议,即教材编写应具有针对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从”字语法点讲解、对比汉韩两种表达方式的异同、注重课堂操练等,学习者应该养成良好的学习动机、有意识地加强目的语与母语规则对比、课后及时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