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秦儒家义利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经过几千年的历史衍变,依然经久不衰。虽然在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方面它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是更多的义利精华理论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大学生义利观培养问题是备受各界人士关注的问题,就整体情况而言,虽然当前我国大学生义利观培养日趋系统化、科学化,大学生重义轻利思想居主流,但是仍有部分大学生坚持趋利避害、以利至上的错误义利取向。究其原因,主要是当代学生义利观培养没有充分认识和发挥社会、学校和个人的作用。先秦儒家义利思想精华中包含了社会、学校、个人等方面的培养内容,这些恰好能弥补当今大学生义利观培养的不足,能把大学生从封闭、依附的人际关系中解脱出来。本文在参考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当前大学生的义利现状为基础,通过古今中外义利思想的对比,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除引言和结论外,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先秦儒家义利思想的概述。本部分首先论述了先秦儒家义利思想的精华,其中主要介绍了孔子义利思想精华,孟子义利思想精华,荀子义利思想精华。其次,分别从阶级局限性、唯心史观的理论基础方面说明了先秦儒家义利思想的糟粕之处。第二部分是先秦儒家义利思想精华与当代大学生义利观培养的契合。通过对先秦儒家义利思想精华与当代大学生义利观培养的综合研究发现,先秦儒家义利思想精华和当代大学生义利观培养有着密切地联系,主要表现在目标、内容和培养因素上。沿袭和借鉴先秦儒家这些义利思想精华,可以有效地完善义利观培养体系,促进大学生科学社会主义义利观的形成。第三部分是当代大学生义利观及其培养存在的问题。本研究通过观察发现,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虽然大部分大学生敢于拼搏、积极进取、崇尚义利兼得,能够坚持科学社会主义价值取向,但也有部分大学生倾向于“利己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错误取向。本部分系统的分析了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社会、学校、个人等培养方面的不到位。第四部分是借鉴先秦儒家义利思想精华,完善当代大学生义利观培养的对策。要做好大学生义利观培养这项宏伟的工程,我们必须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对先秦儒家义利思想进行梳理、反思和创新。坚持科学的目标取向和原则,在大学生义利培养中要重视社会因素的积极影响,健全社会的评价、奖赏体系,改革完善学校教育培养体系,重视大学生义利观实践活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做好大学生义利观培养这项宏伟的工程,我们必须对先秦儒家义利思想进行梳理和反思,批判的学习和借鉴先秦儒家思想。坚持正确的培养目标和原则,从大学生自身、学校、社会的角度不断创造新形式,尝试新方法,统筹大学生个人与他人、集体与社会的利益,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义利取向,建立新型社会主义义利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