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疗卫生事业属于我国经济基础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尽管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很大的成绩,然而我国公共卫生领域存在的秩序“混乱”现象时有发生,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正经受着极大的挑战。作者以瑞昌市为例,研究了政府规制理论下城乡医疗资源配置问题,阐明了政府规制理论背景下瑞昌市城乡医疗资源配置现状,分析了瑞昌市城乡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造成的问题,最后提出政府规制理论下瑞昌市城乡医疗资源配置的优化策略,以期为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借鉴。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基尼系数分析发现,瑞昌市地理公平性和人口公平性从2007年到2011年逐渐趋于公平。尤其是2011年后城乡的地理基尼系数和人口基尼系数都处于0.4以下,处于一种正常的公平状态。然而,城市和农村人均政府卫生支出之间的比值自2007年的3.73增加到2011年的4.25,这充分说明了瑞昌市城乡公共卫生资源配置非常不均衡,并且存在进一步增加的趋势。(2)瑞昌市医生资源的配置存在两极分化的情况,瑞昌市区每千人口为2.82名医师,高于2010年江西省的水平,而农村则为0.73名医师,却低于2010年江西省的整体水平。由此看出瑞昌市城乡医师配置出现失衡现象。(3)通过对城乡患者进行的问卷调查发现,患者认为在影响就医选择的诸多因素里面医疗技术水平和距离远近所占的比重最高,其次是收费合理与否、医德医风好与坏以及医疗设备先进与否等。(4)瑞昌市城乡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造成就医消费造成支出型贫困群体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人民群众看病难和看病贵的现实、阻碍了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增加了城乡居民社会不公平感、造成医疗资源的严重浪费。(5)在政府规制理论下,为优化瑞昌市城乡医疗资源配置,主要从政府建立相关规制,优化城乡医疗资源配置、充分发挥价格对医疗资源配置调节的导向作用、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促进城乡医疗资源配置公平、切实加大政府规制的监管力度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外部性,保障瑞昌居民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