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究种子成熟度和粒位对种子活力和耐藏能力的影响。本试验采用P13-3和甘啤4号两个大麦品种为试验材料,以不同成熟度、粒位和老化时间的籽粒为研究对象,分别探究种子成熟度和粒位对种子活力的影响以及种子成熟度对种子耐藏能力的影响。分别测定种子长、宽、厚、含水量、千粒干重和总淀粉含量等指标,分析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与其他性状的关系。以期找出种子活力与种子成熟度、粒位以及耐贮藏能力的关系,为种子活力最佳收获时期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大麦种子活力在不同成熟度间差异显著。随着籽粒成熟度的增加,种子活力不断提高,达到最大值后,种子活力随着成熟度的增加有所降低。P13-3花后36d的籽粒和甘啤4号花后30d的籽粒活力相关指标较高、抗氧化酶活性较强。(2)花后不同天数籽粒的物理指标、贮藏物质、抗氧化酶活性以及电导率等差异显著。两个品种均表现出先增加长度,后增加宽度,最后增加厚度的籽粒充实顺序。随着成熟度的增加,籽粒含水量和电导率呈现逐渐降低并平稳的趋势;千粒干重、总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和支链淀粉含量呈先升高后平稳的趋势;籽粒抗氧化酶活性和千粒鲜重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3)不同粒位对种子活力的影响显著。不同粒位籽粒的活力存在差异,总体表现为穗中部最优,穗下部次之,穗上部最低。P13-3花后36d和甘啤4号花后30d穗中部的籽粒活力相关指标、抗氧化酶活性最高,为获得高活力种子的最佳部位。(4)不同粒位籽粒的物理指标、贮藏物质、抗氧化酶活性和电导率等有差异。随着籽粒成熟度的增加,P13-3和甘啤4号籽粒的千粒干重、总淀粉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等均表现为穗中部高于穗下部,穗下部高于穗上部的现象;电导率则表现出穗上部最高,穗下部次之,穗中部最低的现象。(5)种子宽度、厚度、千粒干重、根长、电导率、总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可以作为评定种子活力的指标。在不同成熟度和粒位与种子活力的试验中均表明籽粒宽度、厚度、千粒干重、根长、电导率、总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与活力相关指标呈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6)种子成熟度对种子耐贮藏能力影响显著。在相同的老化时间下,随着成熟度的增加,两个品种籽粒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13-3花后36d种子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达到最大,甘啤4号花后30d达到最大。两个品种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随着种子成熟度的增加而上升,到达最大值后有所下降,与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表现相一致,P13-3最大值出现在花后36d,甘啤4号最大值出现在花后30d。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则随着种子成熟度的增加呈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P13-3最小值均出现在花后36d,甘啤4号最小值均出现在花后30d。综上所述,P13-3和甘啤4号的种子活力随成熟度和粒位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适时收获可以获得高活力的种子。种子活力并非随着籽粒成熟度的增加一直提高;P13-3花后36d的籽粒和甘啤4号花后30d的籽粒具有较强的活力和耐贮藏能力,是收获和贮藏的最佳时期。同时,P13-3花后36d和甘啤4号花后30d的穗中部籽粒活力高,萌发后幼苗健壮,为获得高活力种子的最佳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