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温度桉树叶生物炭对Cd2+的吸附特性及机制

来源 :中国环境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er19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元素分析、BET-N2、Zeta电位、Boehm滴定,SEM-EDS、FTIR等分析方法对不同热解温度(300、500和700℃)下制备的桉树叶生物炭进行表征,研究了3种生物炭(BC300、BC500和BC700)对Cd2+的吸附特性与机制.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生物炭产率下降,灰分、p H值和Zeta负电荷量上升,比表面积增大.当Cd2+浓度为20mg/L时,平衡时间依次为80min(BC700)<360min(BC500)<540min(BC300),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8),以化学吸附为主.BC300和BC500吸附过程均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BC700更符合Freundlich模型,最大吸附量依次为BC700(94.32mg/g)>BC500(67.07mg/g)>BC300(60.38 mg/g).在Boehm滴定结果分析的基础上,结合FTIR和SEM-EDS,表明生物炭吸附机制主要为静电吸附和官能团络合作用.BC700吸附性能最佳,原因可能是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较多的负电荷量和较为丰富的官能团.
其他文献
针对试验矿井煤层掘进工作面煤层透气性差,预抽煤层瓦斯困难,地应力大的特点,为了实现突出煤层快速、安全掘进,通过理论分析及工业试验的方法,提出了适合试验矿井掘进工作面
本文采用纸片液体闪烁计数法研究了14C-黄豆甙元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消除。大鼠口服14C-黄豆甙元30分钟,血液即可测出放射性,6~8小时达高峰,以后缓慢下降。口服给药吸收
<正>在过去二十年中,作为能源革命的重要发明——锂离子电池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发展。在锂离子电池的主要正极材料市场中,LiCoO2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而近年来三元材料LiNi1-x-yCo
会议
通过全面梳理中国石油油气开采工程技术近年来取得的成效和关键技术进展,阐述了油气开采工程主要面临4个方面的挑战:低油价条件下,劣质化资源的有效动用;单井产量逐年降低,老
本论文通过梳理利用照片进行绘画创作的基本历史发展脉络,结合探讨当代艺术家在作品中如何使用照片的方法来探寻我的创作思路。在论文中,着重阐述了德国当代艺术家格哈德·里
特色小镇建设是新时期旅游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加强对旅游特色小镇的开发,能够促进该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全域旅游视角,介绍了全域旅游和小镇旅游的基本概
运用文献资料与逻辑演绎等研究方法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运动休闲主题特色小镇的建设及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认为:特色小镇建设的本质是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地域空间重构;运动
针对目前协同过滤推荐算法存在的数据稀疏性问题和可扩展性问题,本文进行了相关研究。针对稀疏性问题,首先在传统的皮尔逊相关相似度中引入交占比系数计算用户间直接相似度,
为了提高巨大芽孢杆菌C2产芽孢的形成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通过摇瓶发酵培养,对影响巨大芽孢杆菌C2芽孢形成的发酵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巨大芽孢杆
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释放系统(LNG-IUS)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腺肌症(AM)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鄢陵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AM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