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大气PM2.5污染规律及其化学组分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fengrg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2.5μm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容易吸附对人类有害的重金属、有机物、细菌和病毒等,是大气颗粒物中具有重要环境和健康影响的成分。本文选择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2.5)为研究对象,按季节对其进行为期一年的采样,并对大气PM2.5的质量浓度以及其中的水溶性离子、无机元素、有机碳和元素碳的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沈阳市的PM2.5年均质量浓度为66.59μg/m3。采样期间,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的PM2.5质量浓度均值分别为70.24μg/m3、48.29μg/m3、53.61μg/m3和94.20μg/m3。沈阳市大气PM2.5的季节性污染特征明显,春季和冬季大气PM2.5污染较严重,夏季和秋季PM2.5的质量浓度达标情况良好。(2)季节变化分析表明:总水溶性离子的季节变化趋势为冬季(37.89μg/m3)>夏季(19.70μg/m3)>春季(18.21μg/m3)>秋季(17.63μg/m3);无机元素的质量浓度季节变化特征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有机碳(Organic Carbon,OC)的质量浓度季节变化趋势为冬季(20.46μg/m3)>春季(8.44μg/m3)>秋季(8.07μg/m3)>夏季(5.13μg/m3),元素碳(Elemental Carbon,EC)的质量浓度季节变化趋势为冬季(4.89μg/m3)>秋季(3.59μg/m3)>春季(2.96μg/m3)>夏季(2.35μg/m3)。(3)成分分析表明:无机元素是沈阳市PM2.5中含量最高的组分,占PM2.5中化学组分的45.31%;其次为水溶性离子,占PM2.5中化学组分的31.56%,碳组分在PM2.5中所占比例小于无机元素和水溶性离子。夏季无机元素占PM2.5比例较大,冬季水溶性离子及碳组分的质量浓度在四个季节中最高。(4)相关性分析表明:沈阳市冬季大气PM2.5的质量浓度与相对湿度、风速和能见度相关性较高,冬季大气PM2.5受气象因素影响较大;OC与EC相关性很高,两者来源有很大的一致性;春季和冬季NO3-/SO42-远高于夏季和秋季,原因是春季SO42-、NO3-受沙尘影响大,而冬季主要受逆温的影响;元素间相关性分析表明Fe、Al、Ti三者及Mg与Si有共同来源,Cd、Zn、As、Pb受人为源影响大。(5)主成分分析表明:沈阳市大气PM2.5中水溶性离子主要来源于土壤和建筑扬尘、生物质和化石燃料燃烧以及工业生产的排放;无机元素主要来自地壳表层及土壤岩石风化、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及燃煤的排放;碳组分主要来源于汽油车尾气和燃煤废气。
其他文献
采用微波辅助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改性TiO2,在管式炉进行了煤与生物质燃烧脱硝脱汞性能实验。研究了生物质、钙基添加剂、催化剂改性TiO2和燃烧温度对生物质与煤燃烧时脱硝脱汞
作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五氯酚(PCP)的代谢产物,卤代醌是一类具有强烈肝毒性、肾毒性及致癌性的有毒有害化合物。研究表明,卤代醌能够与氢过氧化物通过亲核进攻形成不稳定的含有O
现如今染料污染问题日趋严峻,如何更好的处理染料废水,成为众多环境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传统的处理方法因染料废水的复杂性和难降解性受到限制,而电催化氧化法可以有效破
为了有效控制船舶NOx排放污染,IMO制定了严格的排放法规,加强NOx排放控制技术的研究势在必行。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作为高效的排气后处理措施,是目前工业上应用最广的一种
随着纺织业工业化的日益进展,印染废水的排放与日剧增,极大地加剧了环境污染。印染废水的成分很复杂,有较高的水溶性,可生化性差,较难处理。光催化氧化法是印染废水处理方法
纺织工业产生的印染废水含有大量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二氧化钛(TiO2)光催化技术以其超强的氧化能力被广泛应用到印染废水处理方面。然而粉体TiO2在使用后,面临着分离回收、催
N2O作为一种强温室气体,不仅加剧了全球温室效应,引起臭氧层的破坏,并且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可促进酸雨形成,容易转化为二次颗粒污染物从而加重雾霾。而污水生物脱氮过程被认
随着我国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苯系物(BTEX)泄漏事故频发,产生大量污染废水,若不能做安全彻底的无害化处理,将存在很强的环境安全隐患。本课题将吸附技术和光催化技术结合,制备
叙述了用X定量分析法测定WC、W2C和W的含量。在评述各种方法的基础上,提出:钨的K值由ASTM卡片查得,WC的K值由标样法求得,而W2C的K值由实验算出。文章讨论了各峰重叠及修正方
化石燃料大规模的燃烧排放导致大气中的CO2浓度急剧增长,已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从而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减少CO2排放刻不容缓。CO2经逆水煤气变换反应(RWGS)转化成更活泼的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