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语歌曲的文化传播探究

来源 :戏剧之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tp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闽南语歌曲入手,用闽南语歌曲传播文化涵养和闽南特色,探究闽南文化的发展现状和价值取向。作为发展和弘扬闽南文化的载体之一,闽南语歌曲通过其特色的传播途径可以轻易深入人心,通过歌曲表达的文化内涵传承更多的闽南特色,充分促进闽南文化的发展。
其他文献
目的 采用静息态功能MRI(rs-fMRI)评价血管性痴呆(VD)大鼠全脑局部一致性(ReHo)改变,并观察其行为学改变。方法 将50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VD组(n=35)和对照组(n=15)。VD组通过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建立VD模型,对照组仅分离其双侧颈动脉。4周后行Morris水迷宫实验,大鼠每日学习2次、持续5日,比较组间逃逸潜伏期的差异。以9.4T MR采集大鼠颅脑rs-fMRI数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2019年底发现的新型呼吸道感染疾病,由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引起。截止2021年10月29日,全球已有215个国家暴发感染,且世界各地出现多种变异株,因此,迫切需要研发针对SARS
本文依据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病症特点,通过查询以知网、PubMed为主的数据库,对肺结核中西医动物模型进行总结。在肺结核临床病症的基础上分析动物模型与中西医临床病症的吻合度,分析不同造模方法的优缺点,并为中西医病症动物模型提供建议和思路。总结发现:现有肺结核动物模型主要以西医临床指标为主,如:咯血症状和肺组织病理呈现干酪样坏死,甚少与中医肺痨的辨证分型相结合。动物模型中未见肺痨中医临床病症的造模方法。
背景近年来,全军各单位组织了大量演习,尤其是卫勤救治演习,在救治流程上已日渐成熟。但是,在模拟伤员的创伤动物模型等方面研究不够,欠缺实战化经验。目的 模拟野战演训基地医疗条件下卫勤手术力量对多发伤动物模型的救治全流程,分析损伤控制手术的时效救治效果,探讨现有机动手术力量的短板不足,并提出优化策略方案。方法 选取2只成年实验动物绵羊,麻醉条件下建立目标伤情模型。模型建立后进行前接、转送至手术方舱进行
以四川某地8类企业场地周边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单种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及重金属综合污染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三种方法对其重金属污染风险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类型企业重金属污染程度及污染因子具有差异性;无机盐制造企业与无机材料制造企业场地周边土壤分别存在Cd轻度污染和重度污染;8类企业周边土壤中几种重金属均存在轻微生态危害。分析认为需加强无机材料制备及无机盐制造企业相关排放监管
目的 建立高原低压缺氧、寒冷环境大鼠急性肺水肿模型,同时探讨寒冷因素对高原急性肺水肿形成的影响。方法 雄性健康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2组(n=50):高原常温组(HN组)和高原寒冷组(HC组)。每组再按5个时间点分成5个亚组(n=10):0、24、48、72、120h。将这两组大鼠放置人工实验舱内模拟海拔7000m的低压缺氧环境,并设置常温和寒冷两种环境温度,在相应时间点麻醉大鼠,取肺泡灌洗液
目的:通过比较采用腹腔注射脂多糖(LPS)、结扎冠状动脉及两者不同组合方式建立急性冠脉综合征瘀毒互结证大鼠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225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单纯结扎冠脉组、先注射LPS(5 mg·kg)组(结扎冠脉前24 h注射LPS)、后注射LPS(5 mg·kg)组(结扎冠脉后10 min注射LPS)。各组分别于造模后3 h、24 h、72 h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对模型的建立进行综
为复制高度模拟临床发病机制、具有较高临床吻合度的动物模型,探究矽肺病变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促进矽肺更深入的研究发展,笔者在归纳总结现有矽肺动物模型的基础上分析各模型造模方法、机制及优缺点,评价临床吻合度,结果气管暴露法、气管灌注法及雾化吸入法吻合度较高,造模方法多为西医造模方法且其基本未涉及中医因素。矽肺动物模型多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及临床症状,明显体现中医证型的临床表现很少提及,这使得从实践中积累经验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南赵菊花小镇通过发展菊花产业,形成规模效应,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从而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文章以南赵菊花小镇为例,通过SWOT-PEST矩阵分析方法对南赵菊花小镇的发展进行分析,指出了目前南赵菊花小镇的乡村旅游产业存在旅游季节性特征明显,宣传不到位,开发对象、产品层次单一,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提出了保护性开发、设计多层次产品、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丰富淡季旅游产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高原高寒露天煤矿区周边土壤重金属的含量及污染状况,与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方案的制定密切相关。以青海省木里露天煤矿区周边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矿坑周边土壤和矿坑外围未受人为扰动和污染的草甸土壤样品共计54件,分析了各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及分布特征,运用单因子指数、内梅罗综合指数、地积累指数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对矿坑周边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草甸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远远低于《